枋寮 水底寮 趙家古厝
水底寮自清初已見拓植,開拓此地的有陳家、梁家、趙家等家族, 古厝群即由這些家族先祖所建,年代從七、八十年代到一百餘年不等。 透過古厝巡禮,我們不僅可欣賞到民間工藝的豐富性,更可發掘其時代背景、 自然條件、人文環境、社會文化、構造方法、建材……. 「水底寮」聚落的源起可以追溯到明永曆12年(1658),當時大武力放索社的馬卡道族, 由「浸水營古道」進入此處狩獵及開 […]
水底寮自清初已見拓植,開拓此地的有陳家、梁家、趙家等家族, 古厝群即由這些家族先祖所建,年代從七、八十年代到一百餘年不等。 透過古厝巡禮,我們不僅可欣賞到民間工藝的豐富性,更可發掘其時代背景、 自然條件、人文環境、社會文化、構造方法、建材……. 「水底寮」聚落的源起可以追溯到明永曆12年(1658),當時大武力放索社的馬卡道族, 由「浸水營古道」進入此處狩獵及開 […]
戴氏發源於河南陳留,戴雲陞派下居毫州,以「譙國」為郡號; 漢戴德刪訂禮記八十五篇,號曰大戴禮;其姪戴聖復刪為四十六篇,謂之小戴記(禮記), 後世奉為典範,其族人遂以「註禮」為其堂號。 清雍正、乾隆族人入墾佳冬,以廣東嘉應州鎮平(今蕉嶺)戴玉麟派下居多, 子孫傳衍,蔚為當地的望族。 據廣東蕉嶺縣《戴氏族譜譙國堂世系源流》記載, 蕉嶺戴氏一世祖爲戴玉麟,原居福建漳浦縣,於元代徙居鎮平(今蕉嶺) […]
戴氏宗祠位於昌隆庄內中心,重建於昭和10年(1935), 供奉嘉應州鎮屏縣開基始祖戴玉麟。 該祠堂建築宏偉,前堂高翹著燕尾,上加雙龍很為獨特,不難看出曾為官宦人家, 清代時,鳳山縣戴家曾考中文武雙秀才。 明治大正年間,台灣仕紳列傳中有戴阿丙,戴望春等人。 就在戴氏宗祠右側有一古厝,門額上書寫著譙國堂字樣, 說明此為戴姓人家。 戴氏發源於河南陳留,戴雲陞派下居毫州,以「譙國」為郡號; 漢戴德刪訂禮記 […]
佳冬原為平埔族馬卡道族茄藤社的居住地,舊名六腳或是茄苳腳,後有大批客家人移入, 因此佳冬亦屬於六堆的左堆,日治時期因為茄苳的台語發音與日文的佳冬相近,因此將茄苳腳改名 為佳冬沿用至今。 佳冬市區雖然不大,不過卻藏著好幾個三級古蹟,尤其是蕭家古厝, 在板橋林本源五落大厝消失後,目前已是台灣唯一的五落大厝。 蕭家祖籍廣東梅縣,先祖於十九世紀渡海來台後先落腳於台南, 後輾轉定居於佳冬並逐漸成為當地第 […]
東勢寮社區位於善化區東北方郊區,以行政區劃分,社區包含東隆、東昌兩里, 地理位置東面為東昌里,西為東隆里,北面及東面以曾文溪與官田區隔界,南面、西面以田園與茄拔、 牛庄及六分寮相連,分有三塊寮、土虱堀及庄內三聚落。 屬農村型社區,因屬於舊式的社區型態,且巷弄狹窄,加上人口外流嚴重,社區更新極為不易, 幾十年來並没有多大的改變,居民除少數軍、公、教、商及家庭副業外,大部分以務農為業。 居 […]
溪美社區位於曾文溪南邊之平原地帶, 西北與麻豆鎮接壤,東鄰六分里,西南鄰接胡家里、什乃里,南則與東關里相通。 溪美里里名沿自清末建制之舊庄名「溪尾庄」, 為求稱雅,取台語中發音較近「美」字替代「尾」,故得「溪美」之名。 早期為平埔族目加溜灣社漁牧聚集之部落,與新港、麻豆、蕭壟等合稱四大社, 乾隆年間遂逐次遷往頭社一帶地區。雖經多次水患,因位於官道出入口,莊民亦能多次聚集,商業日盛, […]
今日善化區所在的地方,原為西拉雅族四大社之一目加溜灣社(Bakaloan)的活動領域。 1625年,荷蘭東印度公司(VOC)派人到此地採竹,被族人擊退;1635年,公司動用武力,族人不敵, 遂以椰子、檳榔等物謝罪,接受荷蘭殖民當局管轄。 此後,荷蘭當局開始在此地設置學校、教會,並鼓勵漢族移民到此 開墾,種植甘蔗、稻米。 明鄭治臺時,在此地設立「善化里」,歸天興縣管轄,並派軍隊到此屯墾。 善化里 […]
「南關」里名由來,相傳清乾隆29年(1764)臺灣知府蔣允焄巡善化,見本地形勢扼要, 基於保安之需,其乃頒令興築四座城門。 到日治時期,四座城門在市區改正之時遭到了拆除 ……. 時至今日,善化市區上仍有北關、東關、南關、西關等里地名的存在, 可以證明這一個歷史過程。 慶安宮前身為清康熙48年(1709)設立之諸羅縣文廟,奉祀五文昌夫子, 是當時文人求學的地方。 可見當時善化 […]
後營里是「後營二里」之一,位於西港區東北方,東北邊與麻豆區為鄰, 是西港區中特殊的「一庄兩里」之地。 日治時期屬西港庄大字後營,光復後,因後營人數過多,為了行政管理方便因而將此庄劃為二個行政村, 分別為後營村、營西村,以普護宮廟前庄路為界,路東沿用後營之名設為「後營村」,路西則設為「營西村」, 縣市合併後改村為里。 前臺南縣有許多地名中有「營」字,全都和鄭成功的軍隊駐屯有關, 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