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民居
口湖 宜梧地區傳統民居
口湖鄉屬雲林縣,位於雲林縣西南角,西邊臨海。 舊屬尖山堡管轄,地名源於清代。因濱臨一大潟湖「象苓湖」 (樹苓湖、象鼻湖)的出入口而得名。 清雍正十二年(1734)本鄕與鄰近四湖鄉、水林鄕一部 份合屬於諸羅縣(今嘉義)尖山堡。清光緒十三年(1887)設雲林縣, 本鄉與四湖鄕一帶稱象苓湖,仍屬尖山堡。 日治時期大正九年(1920)十月設庄役場,名為口湖庄,屬臺南州北港郡。 光復後隸屬於臺南縣,稱臺南縣 […]
口湖 梧南村 李家古厝
口湖鄉古稱尖山堡,本名象鼻湖。 先民於明未清初由福建省漳、泉二州遷來定居。 清雍正十二年(1734),本鄉與四湖鄉、水林鄉一部分合屬於諸羅縣尖山堡。 清光緖十三年雲林縣設立,本鄉與四湖鄉一帶稱象令湖,仍屬於尖山堡。 至日治後設庄役場(大正九年十月), 因本地魚池多且廣闊如湖,因而命名為口湖庄,屬臺南州北港郡; 光復後隸屬於臺南縣北港區口湖鄉。 民國三十九年本省行政區域重新劃分後, 改稱為雲林縣口湖 […]
苞桑永固— 台西 泉州村 吳家古厝
貓兒干社,又寫為茅干社、麻芝干社,是原住民平埔族中洪雅族的一個社, 社址位於今雲林縣崙背鄉豐榮村,當地傳統地名仍然稱為貓兒干,社地範圍則 包括今崙背鄉與麥寮鄉一帶。 清雍正元年(1723)因諸羅縣幅過大,以虎尾溪之北增設彰化一縣,淡水一廳, 雍正五年(1728)臺灣縣劃澎湖為一廳。清廷維持此建制達八十餘年之久。 彰化縣初轄十堡,一百一十莊,陸續增至乾隆二十九年(1764)為十六堡, 一百三十二莊、 […]
崙背 豐榮村 林家古厝群
清康熙六十年(1721)時,今日「二崙」、「崙背」一帶成立堡,命名為「布嶼稟堡」, 附近一帶原屬平埔族貓兒干社,即昔稱「南社」的所在地,該族慣稱此地為「布嶼稟」, 直到清乾隆年間,省略「稟」字,而將此地簡稱為「布嶼堡」, 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出版的議台灣府志一續修一書, 就出現有「布嶼大莊」的地名, 相當於今日行政區域的崙背鄉舊庄村。 日治時期大正九年(1920)在臺灣實施「州郡街庄制」 […]
二崙 楊賢村 廖家古厝
光緒十三年(1900)八月,清廷正式建立臺灣省。 全島分臺北、臺灣及臺南三府,下置十一縣三廳。 雲林縣即為新設縣之一,隸臺灣府。 縣治設於竹山鎮林杞埔雲林坪。此時二崙地區仍稱布嶼東堡。 明治二十八年(1908)因甲午戰爭中國戰敗,清廷割讓臺澎予日本統治, 日政府將行政區域調整為臺北、臺灣及臺南三縣實施軍政。縣之下設支廳, 廢嘉義雲林兩縣合併為嘉義支廳,布嶼東堡乃改隸嘉義支廳。 明治四十二年(1 […]
二崙 下竹圍 廖家古厝
雍正元年(1722),因諸羅縣幅員過大, 於虎尾溪以北增設彰化縣轄十保, 當時二崙、崙背及麥寮一帶合稱布嶼稟保, 與西螺保同隸彰化縣。 光緒元年(1887)正月,全島行政管轄區域再調整,增設臺北府。 臺灣府仍管轄臺灣、鳳山、恒春、諸羅及彰化等五縣。 當時布嶼稟保劃分為布嶼東堡(二崙一帶)及布嶼西堡(崙背一帶), 均仍隸屬彰化縣。 光緒十三年(1900)八月,清廷正式建立臺灣省,命劉銘傳為巡撫。 全 […]
秀水 鶴鳴村 施家古厝
秀水鄉原名「透水」,有清水混入濁水溪之意, 清嘉慶年間將左字邊刪去,改稱秀水,相沿至今, 在清雍正之前,係馬芝鄰社原住民所居住之地,雍正年初 閩人自泉州府(南安縣,晉江縣),漳州府等地遷入開拓, 至乾隆初年,逐漸形成部落,稱馬興,馬鳴山,安東,埔姜崙, 曾厝,下崙等六莊, 因原係馬芝鄰原住民所居, 故總稱馬芝堡,屬彰化縣轄。 1920年9月重新劃分,改區為庄, 並將秀水,陝西二庄合併為一庄,設秀水 […]
芳苑 新街地區傳統民居
芳苑舊名番挖,清領時期隸屬於深耕堡及二林上下堡, 日治時期明治年間先後設立彰化廳番挖支廳、台中廳二林支廳番挖區, 大正九年(1920)實行地方制度改革,設立台中州北斗郡沙山庄, 隸屬於北斗郡,此為番挖區易名為沙山庄之始。 昭和七年(1932)來到沙山移民村的移民說到: 這個從地名看來貧瘠荒漠之地,為何會有日本移民村的設立? 其實沙山一名的採用,跟海上的那片沙丘有關,也跟明治31年(1898) […]
再訪— 霧峰 黃家古厝 (振坤堂)
霧峰區,舊稱「阿罩霧」,位於臺中市最南端, 霧峰地區自古為為平埔洪雅族阿里坤支族貓羅社(Bnauro)、 Ataabu社與泰雅族賽考列克群的聚居地。 明鄭時期隸屬於天興縣,清康熙時期,隸屬於台灣府諸羅縣, 雍正初年,為彰化縣貓羅堡轄區範圍,開始有漢人沿大肚溪至 溪東開發柳樹湳。 乾隆年間,此地始設「貓羅新莊」。 而根據伊能嘉矩的考證,自清代,就出現霧峰一名, 作為阿罩霧的雅稱。 1887年台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