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港 草港地區傳統民居
清治末期至日治初期,草港尾地區為一街庄,稱為「草港尾庄」。 該庄昔日西邊臨海,海岸線約在今崙尾、下山寮聚落西側連線一帶, 其外側有大片沙洲;北與下見口庄、下犁庄為鄰,東與草港中庄為鄰, 南邊為南勢庄、海埔厝庄。 明治三十四年(1901) 11月,該庄隸屬於彰化廳。 明治四十二年(1909)10月,改隸屬於臺中廳。 大正九年(1920),該庄改制為「草港尾」大字, 隸屬於臺中州彰化郡鹿港街。 鹿 […]
清治末期至日治初期,草港尾地區為一街庄,稱為「草港尾庄」。 該庄昔日西邊臨海,海岸線約在今崙尾、下山寮聚落西側連線一帶, 其外側有大片沙洲;北與下見口庄、下犁庄為鄰,東與草港中庄為鄰, 南邊為南勢庄、海埔厝庄。 明治三十四年(1901) 11月,該庄隸屬於彰化廳。 明治四十二年(1909)10月,改隸屬於臺中廳。 大正九年(1920),該庄改制為「草港尾」大字, 隸屬於臺中州彰化郡鹿港街。 鹿 […]
鹿港一帶往昔屬平埔原住民巴布薩族(Babuza) 馬芝遴社社域,福興鄉今仍留有番社村、番婆村、社尾村 及十五番(鎮平村)等地名。 福興鄉漢人移民多半來自福建省泉州府, 遠自明末清初,鹿港繁榮時期,陸續由鹿港及王功一帶港口 進入福興,有些跟隨延平郡王鄭成功來台,初住沿海,漸入 鄉內,開荒墾殖。 至雍正年間,台灣、福建兩地人民來往較密, 戶口逐年增加,擴散分佈於現在的福興鄉。 明治42年(1909), […]
「竹塘」地名的由來,是因早期先民開發這裡前蘆竹叢生、窪地水塘 遍佈的景象而得名。又有一派的說法是竹塘早期盛產竹木又密佈水塘, 所以因為這個景象得名,故有舊名「竹頭」的稱號。 竹塘鄉緊鄰濁水溪,鄉境沿岸分布著濁水溪小支流及灌溉渠道形成高灘濕地, 河堤邊這些長得茂盛的樹林加上密布稻田提供鳥類充足食物及棲息地,所以 濁水溪沿岸成為黃鶺鴒、東方環頸鴴、紅冠水雞、棕背伯勞等鳥類棲息地, 是竹塘鷺鷥林分佈的區 […]
清道光年間彰化縣令周璽著彰化縣志所做之描述, 竹塘多低漥水塘地,佈滿天然植物,俗名曰: 「蘆竹仔」或「蘆荻」衍生, 故先民由地形景觀取為「絡竹塘」, 隨後又依據靠海遠近謂「內絡竹塘」,後再簡化為「竹塘」。 相傳竹塘盛產竹林密佈水塘,因以得稱,故有謂舊名「竹頭」, 日本人治台之後改稱為「竹塘」。 據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陳夢林修朱羅縣志山川總圖時,在「水師坑」 的位置,附近有塘、圳、社建置, […]
埤頭鄉地名源於清雍正年間,漢人入墾於此,當初農田在沖積扇上 因此灌溉不易,故在今埤頭村、和豐村、興農村、田尾鄉交界處開闢一個大埤, 以供農田灌溉之用,因為本鄉就建在大埤之頭,故稱為埤頭。 另據史料記載清代早期遍地荒野,而原住民巴布薩平埔族人部落曾居住 本鄉如番仔埔等地,後因閩、客逐漸來台落腳墾荒而有漸有聚落形成。 雍正初葉(1723-1735)粵省客籍墾首羅泉率人入墾﹐ 建新莊仔﹑牛稠仔莊等聚落。 […]
埤頭鄉為位在濁水溪沖積扇上,舊濁水溪流經本鄉與北斗、田尾鄉鄉界 ,因位在沖積扇上之本鄉農田灌溉不易,故以前在今埤頭村、和豐村、 興農村、田尾鄉交界處開闢一個大埤,以供農田灌溉, 本地位在這大埤之頭,故稱之為埤頭。 據史料記載清代早期遍地荒野, 而平埔原住民巴布薩族人部落曾居住如番仔埔等地, 後因閩、客逐漸來台 落腳墾荒而有漸有聚落形成。 直至1861年戴潮春起義,小埔心人陳弄(鄉民都稱他 為啞 […]
三灣鄉位於苗栗縣之最北端,面積52平方公里。人口7千2佰多人。 居中港溪之中流,月眉溪之下流,東為南庄鄉,西鄰造橋鄉,北連新竹縣峨嵋鄉, 南接獅潭鄉,境內山巒起伏,屬台灣丘陵地帶,為山明水秀景色宜人之地。 明朝時期,先人渡海開拓台灣,先首駐屯竹塹(新竹), 至 乾隆時代,暫移中港(竹南),再朔沿中港溪逆流而上, 至頭份鎮斗煥坪、內灣而至本鄉,最後至田尾、南庄。 「灣」為陸上河首灣曲處, 因 […]
根據通霄鎮志記載:通霄『地名由來』通霄地區, 原是原住民道卡斯族 「風呢樣」〈Honeyan〉,一名「屯消」 〈Tonsuyan〉社之所在, 通霄是屯消的諧音,古時寫為吞霄,原指今之通東、通西兩里, 昔時南勢溪水深可 停泊商船,為銅鑼、三義、苗栗等地貨物吞吐中心, 閩南語「霄」與「銷」發音相同,因此又稱「吞銷」、「吞霄」。 後因南勢溪足見淤淺,商務不如往日繁榮, 某年,新竹州長蒞臨視察,有感於「吞 […]
田寮,原寫為田藔,是頭份市的一個傳統地域名稱,位於該市西部。 相較於今日行政區,其範圍大致包括田寮里、東庄里、忠孝里不含東北端、 自強里,以及民生里西北端、蟠桃里東南端。 頭份直到清代乾隆以後,才有漢人定居開墾。 之前,都是原住民居住,有平埔族的陶加斯族、高山族的泰雅族、 和賽夏族3族,頭份蟠桃里,舊稱番婆莊,就是曾有原住民定居的例證。 清乾隆4年,泉州人林耳順率領30 多位閩、粵人士,和平埔族訂 […]
八翁社區本名八老爺,面積有4.24平方公里。 其沿革溯至明末有湄州陳八老氏,於鄭成功攻台當年隨鄭軍 渡海來台,落腳於今八翁村。 故以姓氏為名,稱『八老爺』, 至昭和七年(1932)更名為「八翁村」,沿用至今。 柳營區舊名「查畝營」,鄭成功軍隊編制與「二十八宿」相同, 「查畝營」應為「女宿鎮」屯營之地,故俗稱「查某營」,後 演變為「查畝營」。 而「柳宿鎮」軍團屯營之地可能與「女宿鎮」屯營之地毗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