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山 社寮(後埔仔) 陳善述古厝
社寮早在漢人入墾前就已是人類活動地區,劉枝萬所著 〈南投縣濁水溪南岸社寮台地史前遺址〉一文便是有關 社寮史前遺址的研究。 而在1748年的契字中可見社寮地區已為漢人開墾的地區, 社寮地區劃分為「前後埔仔」、「水底寮」兩區, 而「社寮」屬水底寮內。 數十年後,社寮一改原屬水底寮下一小莊的地位, 社寮街已成為與林圮埔匹敵的市街, 此時社寮地區統稱「社寮十莊」。 武德宮是社寮四里的信仰中心; 永 […]
社寮早在漢人入墾前就已是人類活動地區,劉枝萬所著 〈南投縣濁水溪南岸社寮台地史前遺址〉一文便是有關 社寮史前遺址的研究。 而在1748年的契字中可見社寮地區已為漢人開墾的地區, 社寮地區劃分為「前後埔仔」、「水底寮」兩區, 而「社寮」屬水底寮內。 數十年後,社寮一改原屬水底寮下一小莊的地位, 社寮街已成為與林圮埔匹敵的市街, 此時社寮地區統稱「社寮十莊」。 武德宮是社寮四里的信仰中心; 永 […]
東光村原名木屐蘭,從建庄至今,一直延續著農村聚落, 保持農村風貌,尤其農民的刻苦勤勞與堅持,保持無污染的環境, 加上前有東光溪、後有東光山的絕佳地理風水、四季溫和的氣候, 造就出最適合居住的人間仙境。 根據歷史學家陳計堯先生的研究, 日月潭地區約莫在十七世紀末與十八世紀初左右, 已將原住民的聚落定型,推測日月潭的原住民有水裡社、 頭社、社仔社、貓蘭社、審鹿社、木屐蘭社、福骨社等七社, 這七個社雖不 […]
東光村的舊地名原為「木屐蘭社」, 是日治時期日月潭七社之一(水社、頭社、 社仔社、蘭社、審鹿社、福骨社)。 光復後改名東光村,因風光明媚, 可見旭日東昇之美景, 而得名「東光」。 東光村也是魚池鄉13個村庄中, 保有較完整傳統閩漢民居建築最多的村落。 從東光派出所對面慶隆巷進入會先經過4號,左轉到底, 即是1號宅的「燉源堂」….. 洪宅「燉源堂」建於日治時期大正五年(1916), 由洪 […]
1847年閩浙總督劉韻珂,率領北路理番同知史密、 淡水同知曹士桂、北路協將葉長春、北路營參將呂大陞還有 其他官兵實地調查水沙連六社,並向道光皇帝呈上「奏勘番地疏」, 詳細解說水沙連六社「開之則易於成功,禁之竟難以弭患」。 1848年新任分巡臺灣兵備道徐宗幹,接受水沙連六社番目 群到官署的開墾要求,於是請設屯丁書,擬將原本屬於迆裡小屯 的水沙連六社化番,獨立為水沙連大屯,屯兵四百名。 1849年總社 […]
鹿谷鄉的開發最早的文字記錄是約在清乾隆六年 (1741), 由漳州人沿濁水溪進入番仔寮與大坵園(今瑞田村及清水村) 進行開墾。 之後,又有泉州人自林圮埔(今竹山鎮)進入囤墾, 陸續的有初鄉庄(初鄉村)、新寮庄(鹿谷村)、坪仔頂庄(秀峰村)、 車輄寮庄(廣興村)、小半天庄(竹林村、竹豐村)、內樹皮庄(和雅村) 等各庄的形成。 並於道光11年間,初鄉舉人林鳳池從福建武夷山 帶回軟枝烏龍茶栽種於鹿谷、彰 […]
鹿谷凍頂產茶歷史悠久,在地相傳,鹿谷先賢林鳳池在1855年 前往福建應試,高中舉人還鄉時,從武夷山帶回36株青心烏龍茶苗 回饋鄉里。其中12株由鄉人林三顯栽植在麒麟潭邊的凍頂山麓上, 在得天獨厚的環境及山嵐雲霧滋潤下大放異彩, 成了今日凍頂茶的濫觴。 乾隆21、22年(1756、57年)業主「許廷瑄」承接施國義(施世 榜之孫)的大坪頂墾權,招徠各方移民前來墾殖,陸續形成粗坑(今屬 初鄉 […]
鹿谷村為臺灣南投縣鹿谷鄉之其中一村,為鹿谷鄉行政中心, 在鹿谷鄉發展史上佔有舉足輕重之地位。 鹿谷村約於清朝1741年左右就有漢人到此開墾,並逐漸成為鹿谷地區 人口稠密的區域。最後在1950年廢台中縣竹山區,改為南投縣鹿谷鄉之後, 鹿谷鄉行政中心便確立於鹿谷村,成為鹿谷鄉行政機關聚集區域。 鹿谷村全境海拔分布於300~700公尺, 其中海拔500多公尺的區域最廣,夏季氣候涼爽,終年雲霧繚繞, 是許 […]
竹林村地理環境屬丘陵台地,海拔約500公尺, 冬暖夏涼,雨量集中於夏季,冬季濃霧經常籠罩, 古稱小半天。 北有北勢溪,南有是大崙山(海拔一三五0公尺), 依地形區分牛寮仔、內凍仔、田頭仔、內厝底、新庄等五部落, 全村村民85%以農業為主,主要作物:茶葉,孟宗竹筍、麻竹、檳榔 等均屬經濟作物, 為發展休閒觀光本村在政府輔導成立 一鄉一休閒農業園區,配合村內旅遊景點,村民並成立小半天 產業促進會及 […]
清初,草屯境內的土地仍泰半為平埔族所擁有,此與屯番政策不無關係。 乾隆五十三年福康安平定林爽文亂時,曾得平埔番之助,故奏請屯番。 但是到了道光初年,平埔族大舉遷徙埔里時,其土地已所剩無幾。 北投社與附近的平埔番社比較起來算是大社, 但仍敵不過漢人日益擴張的勢力。 初始,漢人向平埔族租耕,依招批帖繳納番大租。 有時平埔族賣地給漢人,但名義上漢人仍承認土地為平埔族所有, 依例向其繳租,不過有時連番 […]
草屯鎮的舊名為「草鞋墩」,舊名三種傳說源自於《草屯鎮誌》。 《草屯鎮誌》記載:「草屯街區,位於盆地東緣山麓,為出入內山之中, 其餘暉拓墾者、挑夫、商旅之出入門戶地點,夙為換棄新舊草鞋之地, 日積月累,草鞋成墩,故得稱。」 清初台灣中部地區尚未大規模開發,草屯的發展主要集中在西邊 的北投埔和新莊地區(今北投里、新莊裡一帶),尚有大半區域屬於 番界之外。 雍正元年(1723),配合臺廈道增設彰化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