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冬 萬建 林家古厝
位於佳冬知名蕭家古厝後方的林氏祖厝,外觀雖不起眼卻相當傳奇,林氏五代子孫竟然有多達50幾位 的醫生,遍佈在台灣、日本、新加坡、美國等地,可說是杏林世家; 林家另有一個古厝在萬建村, 門樓的燕尾式屋簷代表著科舉功名的象徵,子孫昌盛也引起各界好奇。 林家祖先來自廣東蕉嶺,自18世有琚公,是佳冬林家來台灣定居的第一人,歷經幾十年的胼手胝足, 傳到20世林任坤時因為刻苦耐勞賺了錢,才在佳冬村購地耕田,買遍 […]
位於佳冬知名蕭家古厝後方的林氏祖厝,外觀雖不起眼卻相當傳奇,林氏五代子孫竟然有多達50幾位 的醫生,遍佈在台灣、日本、新加坡、美國等地,可說是杏林世家; 林家另有一個古厝在萬建村, 門樓的燕尾式屋簷代表著科舉功名的象徵,子孫昌盛也引起各界好奇。 林家祖先來自廣東蕉嶺,自18世有琚公,是佳冬林家來台灣定居的第一人,歷經幾十年的胼手胝足, 傳到20世林任坤時因為刻苦耐勞賺了錢,才在佳冬村購地耕田,買遍 […]
蕭氏祖籍廣東梅縣,第十九世渡台一世祖蕭達梅渡海來台至今已有兩百餘年。最初落腳於台南安平, 最後才定居於目前的佳冬鄉。以釀酒為業,逐漸累積財富,並購置大批田產。其後人來台三世祖蕭光明 更以「蕭協興」為商號名稱在台南、東港、佳冬一帶經營貿易活動,並從事碾米及染布生意, 經營有成,逐漸成為佳冬地區的一大家族。 佳冬蕭家古厝位於佳冬村溝渚路,佔地4000多平方公尺,是由蕭家渡台祖於蕭達梅於經商致富 後,在 […]
陳家的渡台始祖碩仟公,廣東唐福嶺人,相傳於永曆年間(1661) 隨鄭成功來台,據說是鄭成功 身邊的護衛將軍,後定居於竹田地區。 陳家穎川堂位於竹田鄉福田村內,村落即以陳家為中心, 左右延伸成一個頗具規模的客家集村,在村內房屋緊鄰相接,大約有上百間房間的大型建築, 是竹田鄉最大間子孫也最多的夥房。 古厝為四合院格局 ,佔地二甲六分,共有三進 ,廂房原有上百間的圍龍屋建築。 內部透過巷道相通,外人 […]
新鐘與新庄原本為同一個村落,通稱為新庄,光復後為便於管理所以才分為二個村落行政區, 北邊村落仍然叫新庄村,南邊村落則為了紀念屏東首任縣長張山鐘,而取名為新鐘村。 昔日此處先民原住於隘寮溪畔,惟道光以來隘寮溪洪水泛濫有如猛獸,多年崩溪,很多住家一夜之間, 沈入河中,因而漸漸西遷,這新遷居的聚落就形成為新庄。 尤其光緒年間及日據時代,隘寮溪更加肆虐泛濫,新庄村民再度西遷到目前的村落位置。 新庄 […]
早期萬丹街是閩人與平埔族混居的村落,「萬丹」是馬卡族語,意為「市集買賣的地方」。 明鄭末年,先民渡海到萬丹拓荒和經商,看中了萬丹地勢高於週邊的土地,且與上、下淡水社的 平埔族村落接近,因此就在中街定居下來,以它做為跟平埔族買賣的地點。 「萬丹」兩字出現在史書上,是在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 首任知府蔣毓英在康熙二十三年起修撰 的「台灣府志」,開始出現有關萬丹的記載,再至康熙三十五年(16 […]
廣安村地方人稱為「廣官」。福建省有南安、馬安等地名,「官」是「安」 的訛傳, 證明廣安村 一帶先民是福建省的移民; 又有一說是自乾隆時期以來,當地人才濟濟,出了許多為官的人(該村共有 三位武舉人),故又稱之為「廣官」。 該地區保有相當多的三合院,而且都保存的相當完好,其中最具有有歷史典故的三合院, 正是許廷耀舉人的舊居….. 許舉人的宅院房舍規模很大,不僅有前庭 還有後院,並在門前設立 […]
位於屏東市豐田里田寮巷中正國中旁的邱姓河南堂客家傳統三合院建築,佔地二分餘, 已有一 百廿多年的歷史, 是六堆抗日總理邱鳳揚的二兒子邱元壽所建,邱元壽在六十多歲時擁有充裕的財力,特遠自 福州聘請建築師、雕刻師來台興建, 整棟建築體形完整、裝飾優美…… 河南堂忠實第為日大正四年(1915)邱元壽所建,邱家祖先原居於長興村。 明治二十八年(1895)抗日大總理邱鳳揚派下之子孫移 […]
大湖里位於屏東市南區,南以廣官路與萬丹鄉為界,北以頂柳路與頂柳里為界,西以大湖路與 龍華里為界,東與竹田鄉、麟洛鄉為界。無獨有偶的, 在竹田鄉的那一頭也有個大湖村, 其實兩地 在以前同屬一地, 之後才因為行政劃分而分屬兩地…… 大湖村俗稱為大湖子 ,意為「 大 水潭」,是 指依水澤 邊 形成 的聚落 。 由於當地緊鄰著隘寮溪 , 所以於清代甚至到日治初期 , 常有水患之苦 […]
康熙二十六年(1687)時,漢人開始大規模開發屏東平原。廣東嘉應州之鎮平、平遠、 興寧、 長樂等縣份的客家人紛紛移入臺灣,本想在臺南府治附近拓殖,可是大多已被河洛人所占據, 已無空地。 後來,知悉下淡水溪東岸流域,還有尚未開墾的草地,於是相率移居該地,協力開墾。 根據雍正年間纂修的〔臺灣輿圖〕,當時屏東平原既已出現幾個聚落如下: 「下六根庄」、「姜園庄」、「上六根庄」、「新東勢庄」、「新北勢庄」、 […]
陳悅記祖宅,俗稱老師府。位於大龍峒附近,為當地的陳氏家族祠廟。 該祠廟始建於19世紀初,本為兩座閩式四合院結合成的民宅,建造人為陳遜言, 「陳悅記」並非人名,而是陳家家譜的公業統號。 據大龍峒陳氏「渡台始祖文瀾公族譜」,陳氏先祖為福建泉州同安登瀛人, 文瀾公乃渡台始祖,於乾隆四十五年﹝西元1783年﹞渡海來台,卜居淡水懸壺濟世,始創家業。 陳文瀾生有三子,長子遜言,次子遜朗,三子遜陶。 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