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間 鹿鳴巷 陳家古厝
明清兩代,漳泉二府陳氏大量渡海至臺灣開拓, 以“開漳聖王”、“太傅”、“南朝”三大支派為主。 漳浦以出自赤湖、大坑、馬坪、梅林、墩柄、舊鎮、水磨、西壟、甘園、石兜、蓬山、嶼頭等地者為多, 分衍于宜蘭、桃園、及彰化的二水、田中、田尾、永靖、北斗;南投的名間、集集、竹山、鹿穀; 臺北的土林、桃園縣市等地。 光緒廿一年(1896)因中日戰爭失敗,台灣割讓日本政府,在其統治期間經數次地方官制改正, 分屬台 […]
明清兩代,漳泉二府陳氏大量渡海至臺灣開拓, 以“開漳聖王”、“太傅”、“南朝”三大支派為主。 漳浦以出自赤湖、大坑、馬坪、梅林、墩柄、舊鎮、水磨、西壟、甘園、石兜、蓬山、嶼頭等地者為多, 分衍于宜蘭、桃園、及彰化的二水、田中、田尾、永靖、北斗;南投的名間、集集、竹山、鹿穀; 臺北的土林、桃園縣市等地。 光緒廿一年(1896)因中日戰爭失敗,台灣割讓日本政府,在其統治期間經數次地方官制改正, 分屬台 […]
康熙年間〈1684-1722〉,漳州漳埔縣吳夢海,南靖縣吳文朝、謝石、謝虎入墾湳仔;漳埔縣陳榮、海澄縣 黃序二人率族人入墾大庄〈金大庄、南大村〉。 康熙末年,漳埔縣林振、林謀入墾湳仔,南靖縣石光從田中移墾湳仔;漳埔縣陳開基、陳承業兄弟入墾新街 〈今新街村〉一帶。 雍正三年〈1725〉,漳人開始從彰化遷入新街一帶向平埔族瞨得荒埔地開墾, 當時除漳州人外,尚有廣州省大埔縣人。 雍正10年,漳州漳埔 […]
名間鄉山頂地方昔日林木蒼鬱,茅蓬叢生,為先住高山族狩獵地帶。 康熙廿年前後,福建省民渡海來台,據此曠野居住,經開拓墾殖,各地遷住者逐增,漸次構成村落, 及至雍正元年,始併於彰化縣區域。 光緒廿一年〈1896〉,清廷甲午戰敗,台灣割讓日本,日治期間,歷經數次地方 制度修正,前後分屬台灣民政支部彰化出張所及台中縣區域。後歸隸南投廳,並分設濁水庄長役場〈今濁水村〉及 皮子寮庄長役場〈今廓下村〉。 大正九 […]
霧峰林家,是日治時期台灣五大家族之一,因其發跡於霧峰(古稱阿罩霧,今台灣臺中市霧峰區)而得名。 自19世紀中期以來,林家掌控了中台灣大量的田地,領有數千精良兵勇以及樟腦專賣權等特權,協助平定太平天國、 戴潮春事件並參與中法戰爭,是清治時期台灣社會最具影響力的家族之一。 位在霧峰鄉的林家宅園,又稱「霧峰林家花園」,為清朝台灣中部最大的仕族,早期台灣五大家族之一。 同治三年(西元1864年)開 […]
霧峰林家的祖籍源自閩南漳州平和縣五寨鄉埔坪村,1746年渡海到台灣定居。 最早的一輩是第14世林石,曾參與林爽文事件,反抗滿清(1786年)。被滿清捕殺以後,第三代林甲寅從原先大里杙 (今大里區)移居阿罩霧(霧峰),開始了族群的經營。 其後代以林奠國、林定邦為中心分為兩支,林奠國後代被稱為「頂厝」,林定邦後代則為「下厝」。 林家發展初期主要由下厝系發揮其影響力,家族以武力發跡;後期則頂 […]
霧峰林家,是霧峰林家在阿罩霧的園林與宅邸建築群的總稱。 計由頂厝、下厝及萊園等三大部分組成。 頂厝為林奠國家族在光緒年間所建,包括景薰樓、蓉鏡齋、頤圃、新厝等。 景薰樓組群為林家頂厝代表,是林奠國族支所居住,內外共三進,前後營建時間長達卅餘年。 蓉鏡齋為紅瓦、土埆磚造三合院,作為提供私塾之用。 新厝係林文鳳族支建築,包括尋芳園、孔雀寮、水池、花園等休憩空間。 頤圃原為頂厝穀倉與客房,經林紀 […]
六腳鄉位於嘉義縣西部,北隔北港溪與雲林縣水林鄉、北港鎮為鄰,東鄰新港鄉,東南連太保市, 西鄰東石鄉,南接朴子市。鄉公所位於蒜頭村。 六腳鄉舊稱「六家佃庄」,相傳清乾隆年間有六戶佃農至此開墾,遂以六家佃庄稱之, 後因閩南語「家」與「腳」音近訛傳,遂改名「六腳佃」。 日治時期(1901),分屬樸仔腳支廳「灣內區」、「六腳佃區」。 大正九年(1920) 台灣地方改制,廢區置庄,合灣內、六腳佃兩區及樸仔腳 […]
清乾隆時代,舊港為竹塹港,嘉慶十二年才改稱舊港。此外有船頭溪洲,當地人稱溪洲,原為築於沙洲上的聚落。 「乾隆中葉台灣輿圖」中,得知此地原稱為船頭港庄。清時,作為台灣與大陸間貿易往來門戶,地控新竹物產進出 之咽喉,繁榮一時,北與紅毛港、南與香山港並列縣城三港澳。 然而,乾隆年間,舊港內港已被流砂壅塞而淤淺,船舶進出受限。 有鑑於此,嘉慶十八年,傷民集資於南港開闢新港,作為船隻停泊之用,竹塹港因而 […]
康熙三十年後,王世傑率眾至竹塹社拓墾,雍正十一年,環植莿竹,始稱竹塹城。 此後閩籍人於沿海一帶拓墾,至竹北、新豐及香山一帶。 浸水聚落係康熙末年王世傑拓墾集團所創建,為南莊二十四個聚落之一,居民以楊姓族人為數最多。 聚落址在浸水里東部中央,地當客雅溪和三姓公溪二溪天然堤的後背溼地,地勢低窪,雨季時常積水,故名浸水。 香山地方之開墾似以擁正年間,泉州府安縣人吳忠信之入墾為最早。 乾隆年間有晉 […]
康熙晚期,王世傑率領子侄及親族鄉民再度來台開墾竹塹一帶,一開始先從東門大街至暗仔巷開墾, 其範圍大概是現在的東門街、復興路、東前街、平和街之交接處起至平和街與中山路之交接處止。 接著往南開墾西門大街至外荊仔腳,次年(1711)年,再由暗仔街往北墾拓水田庄、崙仔庄,並築水圳(陸恩圳), 由員山仔引頭前溪灌溉。此後移民人口就開始逐漸增多,大南勢一帶墾民也約莫在此時由福建惠安渡海來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