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 測候所 勸業銀行台南支店
日治初期基於建立完整的氣象觀測網,於明治二十九年(1896)7月12日臺灣總督府制定5個測候所 (台北、台中、台南、恆春、澎湖)之地點與名稱,「台南測候所」與其他4所同時成立,並於1897年開工,而於明治三十一年(1898)4月下旬全部竣工。 台南測候所亦為當時所興建台北、台中、台南、恆春、澎湖等 5 處測候所中僅存的一棟。 測候所建築基本是以機能為主要考慮的建築物,因而在式樣造型上及空間上主要是 […]
日治初期基於建立完整的氣象觀測網,於明治二十九年(1896)7月12日臺灣總督府制定5個測候所 (台北、台中、台南、恆春、澎湖)之地點與名稱,「台南測候所」與其他4所同時成立,並於1897年開工,而於明治三十一年(1898)4月下旬全部竣工。 台南測候所亦為當時所興建台北、台中、台南、恆春、澎湖等 5 處測候所中僅存的一棟。 測候所建築基本是以機能為主要考慮的建築物,因而在式樣造型上及空間上主要是 […]
日治初期(1896),台灣總督府發布律令第一號「台灣總督府法院條例」調整法院組織,同年7月15日台南地方法院等13座地方法院即依該條例正式成立。當時規定,本院除管轄約當今台南地區的司法案件外,亦有權管轄當時三縣一廳中的台南縣及澎湖島廳內的涉外事件。 1898年7月19日總督府改正「臺灣總督府法院條例」後,將全台地方法院整併為台北地方法院、台中地方法院及本院共三座,其中本院下轄嘉義、鳳山、澎湖等出張 […]
台南原山林事務所興建於大正十四年(1925),為日治時期的建築,座南朝北,矩形平面,二層樓高,自外部看來應屬混凝土加強磚造,表面洗石子處理基座、紅磚牆身、屋頂三部份所構成,一樓為平拱窗,二樓改採圓拱窗。 山林事務所位於臺南市中西區,民國九十二年(2003)5月13日公告為臺南市的市定古蹟。 日治時期,這裡是負責管理臺南地區山林的部門。古蹟修復後曾作為餐廳與孔廟文化園區旅遊資訊中心, 自2011年3 […]
花蓮縣吉安鄉『慶修院』創建於1917年,前身是日本真言宗高野派『吉野布教所』,是當時移民日人最主要信仰中心,供奉主神弘法大師空海、不動明王與毘沙門天王 , 並具有日語講習班、醫療所、喪葬法事服務等功能。1945年改名為「慶修院」,民國86年4月1日由內政部公告為第三級古蹟。 慶修院舊名「真言宗吉野布教所」,院內立有高約2米的「光明真言百萬遍」石碑,「百度石」,以及請自日本四國的八十八尊神像。 是台 […]
位於蘭陽溪南岸,緊鄰二結車站,居交通要衝的「二結農會穀倉」,建於昭和三至十年間 (1928-1935),至今已有七十多年的歷史,在二次大戰期間,負責收購蘭陽溪南岸廣大農業區的稻穀,經過碾米工廠的精製後,轉運到台北各地,或經基隆港輸往日本或南洋。 但因時代變遷漸漸走入歷史,不過,其建築物的典雅造型及樸實風格,仍難掩當年風華。 大正九年(1920),宜蘭利澤簡名醫林木溪和林木火昆仲等社會賢達發起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