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治建築
再訪— 國父史蹟紀念館 (逸仙公園)
原名「梅屋敷」的國父史蹟紀念館,是一個融合中國江南庭園造景和東洋風格的旅館建築, 國父在1913年計劃商討袁世凱時,就曾數度下榻於此,國父來台保有最完整的居住記錄就是在梅屋敷時, 當時「梅屋敷」是由日本人大和宗吉所經營, 為了紀念國父來台的珍貴史蹟,也能讓後代子孫有機會瞻仰國父來台締造民國之偉業, 「梅屋敷」在光復後即改名為「國父史蹟紀念館」,並對外開放參觀。 國父史蹟遍值松、竹、梅、草皮等植 […]
宜蘭文學館 宜蘭設治紀念館
宜蘭設治紀念館的前身,是歷任地方首長的官邸。 「設治」是「設官治理」之意。宜蘭係於清嘉慶17年(1812) ,方由大清帝國設廳任官。 歷經清治、日治與國府時期的統治,對於宜蘭的人民、土地,及政治、經濟與文教,都留下不可磨滅的影響。 融合日本房舍與西洋古典建築形式,所用的檜木建材均是當時太平山的檜木,宜蘭設治記念館可說是具歷史性的建築, 日治時期,這裡是宜蘭郡郡守的宿舍,當時的郡守多由日本人擔任, […]
宜蘭 中山公園 獻馘碑
在宜蘭市中山公園內的東南側角落,有座造型典雅肅穆的石砌碑塔,碑體下方刻著設立此碑的緣由, 上方則有「獻馘碑」三個大篆字; 為了見證一段從戰爭到和平的歷史, 靜靜矗立在那裡,已有將近百年的歲月。 原來宜蘭高山上的原住民族泰雅人, 曾有出草獵首的習俗,尤其自吳沙入墾蘭地後,更以種種原因,常與漢人 發生衝突,清朝數次派兵圍剿,總是徒勞無功,甚至鎩羽而歸。 到了日治時期,日軍使用新式武器,剿撫並用,恩威 […]
宜蘭 濁水溪治水工事竣功紀念碑
宜蘭濁水溪治水工事竣功紀念碑為紀念治理宜蘭濁水溪(今蘭陽溪)治水工事完成之紀念碑。 2004年10月7日公告為縣定古蹟。 蘭陽溪古稱濁水溪,是宜蘭境內最大的一條河流,在日治之前常因溪水暴漲而威脅到沿岸居民生命財產。 在日昭和4年(1929)開始了蘭陽溪整治工事,歷時7年多,終於在日昭和11年(1936)完工。 完工後,最直接的受益是水患的減除,保障流域內近萬甲的土地免於流失 […]
礁溪庄役場 原西山旅館
礁溪台語唸成『早坑』,意指乾旱缺水的溪床地, 18世紀時礁溪鄉地區在漢人尚未進入開墾前,是噶瑪蘭人(KAVALAN)的聚落, 到了1773年福建漳州林元昱兄弟率進入淇武蘭港邊高地進行開墾,並與平埔族為鄰, 1796年吳沙率眾從頭城南下開墾,在1798年後陸續完成礁溪湯圍(德陽村)、白石圍(白雲、玉石村)、 三圍(三民村)、四圍(吳沙村)的開發與開墾………. […]
頭城國小 李榮春文學館
頭城國小走過近二甲子,歷經一個多世紀的歲月,回顧過往歷史,明治三十一年(1898) 於頭城國中舊址設立 頭圍公學校,為頭城國小的前身;光復後校名改為臺北縣立頭城鎮頭城國民學校,民國五十七年實施九年國民教育 正式定名為宜蘭縣頭城國民小學。 其沿革為: 明治三十一年五月創立宜蘭日語傳習所頭圍分教場。 同年十月一日獨立為「頭圍公學校」。 民國卅七年十一月武營里新校舍竣工。校址遷移該處。 民國四十七年十 […]
月眉山 靈泉禪寺 開山堂
靈泉禪寺俗稱基隆靈泉寺,位於台灣基隆市月眉山中,由善智、妙密禪師創立於明治三十一年(1898), 傳承自福建湧泉禪寺一脈而來。與新北市五股區凌雲禪寺、苗栗縣大湖鄉法雲寺、高雄市阿蓮區超峰寺合稱 日治時代台灣佛教四大道場、四大名山,為台灣佛教九大門派之一、為台灣佛教曹洞宗重要叢林, 亦是台灣北部重要的佛教發祥地。 靈泉禪寺位在基隆月眉山山區,是國內知名佛教廟宇,有「北台首剎」之名, 該寺創建於189 […]
基隆 中正路李宅 (要塞司令官邸)
位於基隆中正路的市定古蹟要塞司令官邸,原本是基隆流水巴士社宅, 由社長流水偉助在1931年創建。 (舊貌) 二次戰後,因少將的司令官邸遭砲擊損毀,將要塞司令部官邸遷到流水社宅, 後來為李姓商人取得,因位於中正路, 又稱為中正路李宅。 要塞司令官邸多年前屋頂就有局部破損,最近塌得厲害,後方靠近山的地方,幾乎都塌了, 只剩下靠近中正路一半的門面,局部屋頂還在,讓人看了很難過。 距要塞司令部對面約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