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西 原 海口庄派出所
海口庄派出所為日治時期所興建,原屬虎尾郡役所轄下之警察機關, 目前屬台西分局,是158線道進入台西鄉市區時首見的歷史建築物。 此座建築物是許多台西一帶六、七十歲老一輩人的共同記憶, 但卻因為西元1999年台西警分局的改建, 險些遭到拆除,最後得以保留。 海口庄派出所建於日據時期,屬台南州虎尾郡管轄, 二戰後初期仍維持大縣制行政區,直到民國三十五年八月 將海口鄉分為二,東部為東勢鄉,西部臨台灣海 […]
海口庄派出所為日治時期所興建,原屬虎尾郡役所轄下之警察機關, 目前屬台西分局,是158線道進入台西鄉市區時首見的歷史建築物。 此座建築物是許多台西一帶六、七十歲老一輩人的共同記憶, 但卻因為西元1999年台西警分局的改建, 險些遭到拆除,最後得以保留。 海口庄派出所建於日據時期,屬台南州虎尾郡管轄, 二戰後初期仍維持大縣制行政區,直到民國三十五年八月 將海口鄉分為二,東部為東勢鄉,西部臨台灣海 […]
日月潭水力電氣工事,又稱為日月潭水力發電工程, 是1930年代台灣最大的水力發電計畫, 該計畫自大正八年(1919)動工, 中間歷經數次的停工與復工,於昭和九年(1934)完工。 工程係以濁水溪為水源,以天然湖泊日月潭加高堰堤成為貯水湖, 將湖水引至日月潭西側的門牌潭後,利用落差1,057尺(320公尺)之水力 來推動發電機,而產生10萬千瓦的電量。 1918年,台灣總督府民政部土木局提出「日 […]
烏日警察官吏派出所為日治時期位於烏日庄的警察 派出所廳舍建築,在戰後曾作為烏日派出所和警察宿舍。 其在2013年被登錄為台中市歷史建築。 烏日警察官吏派出所與其北側的烏日庄役場為同一時期建築, 兩者之間原有一日式宿舍,在戰後1959年開闢以春街時拆除。 此建築在戰後做為烏日派出所,在烏日分局成立後,改做為警察宿舍, 且後來有退休榮民在建築前方加蓋違建。 雖然警察自1994年遷出後,前方違建仍有 […]
烏日庄役場為落成於日治時期昭和7年(1932)之辦公廳舍。 烏日庄隸屬於臺中州大屯郡,下轄有烏日、朥胥、學田、九張犁、 五張犁、阿密哩、頭前厝、蘆竹湳、溪心埧、喀哩、同安厝等11個大字。 戰後(1945~)配合改制為臺中縣烏日鄉,本建築改稱烏日鄉公所, 並在1950年代增建二樓。 民國67年(1978)9月鄉公所搬遷至新建落成之廳舍辦公, 本建築改供鄉民代表會與戶政事務所使用。 民國99年(201 […]
北投溫泉博物館前身為「北投公共浴場」,由日治時期的 台北廳長井村大吉下令擘劃,總督府建築設計師森山松之助監造, 完工於大正二年(1913)6月17日,為和洋折衷風格的雙層建築, 亦為當時東亞最大的溫泉公共浴場。 一樓浴池區為磚造,二樓休憩區為木造, 入口處位於二樓。 該浴場運用當時台北州廳在公共衛生方面的經費, 仿照日本靜岡縣伊豆山溫泉浴場所建。 二樓休憩區設有涼亭、換鞋玄關,以及可供 […]
1898年,台灣總督兒玉源太郎邀請日本僧人梅山玄秀禪師來台 佈教並建禪堂稱為「鎮南山臨濟護國禪寺」。1900年開始籌建該寺, 1911年竣工。 該寺為目前台灣現存日據時代木造佛寺中保存最為完整, 亦是台灣唯一冠以護國之名的佛寺。 台北原有日式大型大殿存有三間,善導寺、東和禪寺及臨濟護國禪寺, 不過後來善導寺改建大樓,東和禪寺大殿改建青少年育樂中心,所以目前僅存 臨濟護國禪寺之日式大殿。 附帶說 […]
清初漢人渡海來到這裡時,大片土地尚很荒蕪, 據老一輩傳下來的說法,埔鹽原早是大片草埔地, 因含鹽分比較多,而有「埔鹽」這地名。 埔鹽鄉往昔屬平埔原住民族巴布薩族(Babuza)馬芝遴社(Betgirem)社域, 今永平村仍留有「番童埔」之古地名,大有村亦有馬芝遴社遺址(大有村遺址)。 漢人移民從雍正至乾隆年間入墾,次第墾成田園創建村莊。 乾隆年間,改稱馬芝堡、二林上堡及燕霧下堡。 光緒十一 […]
頂街派出所位於現今豐原火車站旁, 建築興築於日治時期1930年代, 日治時期亦是警察駐在所,建築構造為RC加強磚造, 立面凸起水平線條裝飾,呈現表現主義風格, 建築左右立面並不對稱,入口左右各有一菱形窗, 二樓側立面則有牛眼窗,左右各三個,對稱排列。 建築原為褐色洗石子外牆,牆基貼飾綠釉溝紋面磚, 作為警察局使用之期間,將之噴漆成紅色。 現已回復原本的樣貌……… […]
石城古早叫作石圍墻。 東勢鎮的石圍墻社區,位於東勢鎮西北部,埤頭山之東, 舊稱「石圍墻庄」,清乾隆十二年(1752)漳州人張天賜至此任通事, 從事和番工作,於今江家祖厝位址築房居住,周圍砌石為牆,牆高數尺, 以防禦原住民侵害,因而得名。 依東勢鎮誌記載:「先民因設隘拓墾,周圍砌石為牆, 牆高數尺以防土著侵害,而得名為石圍牆」。 日治時期大正九年(1920)本地隸屬台中州東勢郡東勢街石圍墻, 分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