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治建築
台中 繼光街 彰銀招待所
彰化銀行繼光街宿舍建於1935年,是日式木造獨棟官舍, 罕見且獨特,具有歷史意義,在2015年被指定為 台中市定古蹟。 位於臺中市西區繼光街9號。 繼光街是屬於臺中市早期發展的商業型街道, 該地區在日據時代稱之為「榮町」。 在光復以前,以布店、飲食店、錶店及雜貨店等民生商業為主; 日治時期至光復初期,可說是全臺中市最熱鬧的街道之一。 周邊商圈為中區商業街道之一,由繼光街、綠川西街、 臺灣大道、及其 […]
大溪 原 公會堂 (蔣公紀念堂)
大溪是桃園最早發展的地方,透過大漢溪小帆船行駛淡水河, 與大陸貿易興盛,造就了許多商號與商賈。 日治時期大正時代流行巴洛克建築風格,和平路、中山路等老街, 各商號融合巴洛克式繁飾主義和閩南傳統裝飾圖案, 包括希臘山頭、羅馬柱子和中式的魚、蝙蝠等祈求吉慶的圖案混合, 形成一種大溪專有的特色。 和平老街因為開發較晚,老屋的保存狀況也較好, 街上特色商店林立,十分熱鬧。 「大溪公會堂」落成於19 […]
基隆 大沙灣 日治建築巡禮
經過多年的整修,「大基隆歷史場景再現整合計畫」中的 「沙灣歷史文化園區」隆重開幕。不僅讓歷史文化價值重新回歸生活, 也有望成為基隆東岸沙灣地區代表性空間。 在「沙灣歷史文化園區」的基地中,可以看到幾百年前的 巴賽族貝塚、清法戰爭的遺構、日治時期的海水浴場等, 見證了台灣文化歷史的發展軌跡, 1902年日治時期, 全台灣第一座海水浴場「大沙灣海水浴場」在這裡; 2020年,要塞司令官邸與校官眷舍古蹟 […]
松山療養所 所長宿舍
松山療養所所長宿舍,位於臺北市南港區新光里, 為松山療養所的殘留建築,是2016年《文化資產保存法》修法後, 中央政府得以將歷史建築無償撥用給地方政府的案例, 後以「靜心苑」之名委外活化。 松山療養所前身為「錫口養生院」,成立於1915年, 為台灣最早的結核療養所,見證台灣肺結核療養歷史, 院所範圍廣,附屬建物包含宿舍坐落在昆陽街一帶, 但最後僅所長宿舍、員工宿舍被列為歷史建築, 山上的療養所在2 […]
原 日南 警察官吏派出所
日治時期統治臺灣總督府所設置的警察,由於日治時期 行政區劃頻繁變更,所以連帶的警察制度也經常頻繁地更動。 矢內原忠雄曾指出,日治下的臺灣為典型的警察政治,警察 深入地方基層,協助地方政府處理一般行政事務, 也影響了戰後政府在戒嚴時期實施的治安政策。 1895年5月21日, 日本依《臺灣總督府臨時條例》發布臺灣重要 警政人事,即於臺灣總督府民政局內務部設置「警保課」。 此時臺灣的現代警察制度則源自警 […]
新竹 玻璃工藝博物館 (原 自治會館)
美麗的麗池,一如她的名字, 是一個美麗又迷人的休憩空間, 與週邊的風城願景館、玻璃工藝館、動物園為鄰,距離火車站 只有十分鐘的路程,是新竹市民休閒運動的最佳去處。 舊稱新竹公園,位於巿區與十八尖山中途的枕頭山, 佔地19萬平方公尺,日治時期大正5年闢建完成,二次大戰時 曾遭炮火波及,戰後大加修復。 池內放養虎錦鯉、綠頭鴨、白羅曼鵝及鴛鴦, 而九曲橋與涼亭就在湖上,仿造蘇州庭園,曲曲折折 連接至對岸 […]
台中市 大同國小 (原 明治小學校)
1899年3月,成立專收日籍兒童的「臺中小學校」。 1903年,改稱「臺中尋常高等小學校」。 1919年4月,改稱「臺中第一尋常高等小學校」。 1932年4月,改稱「明治尋常高等小學校」。 1941年4月,因臺灣教育令修正,改為「明治國民學校」。 1946年2月,因政府接收台灣總督府轄下領土, 改制為「臺中市大同國民學校」。 1947年6月,改名「臺中市西區自由第一國民學校」。 1948年10月, […]
原 華南銀行 台中分行 舊址
華南銀行於日治時期大正8年(1919年)1月29日創設 於臺北市表町二丁目二番地(即今臺北市館前路45號), 當時名為「株式會社華南銀行」。 日治時期,板橋林家的長房林熊徵於大正八年(1919)1月29日 創設「株式會社華南銀行」,總部位於臺北市表町二丁目二番地 (今臺北市館前路45號)。 昭和二年(1927),林獻堂與陳炘等人在臺中市成立大東信託株式會社。 民國34年(1945)臺灣戰後時期,中 […]
台中公園之 日治遺跡巡禮 (下)
日治時期興建的台中公園位於台中市公園路,與自由路、雙十路、 精武路交接,環境優雅,曾為台灣八景之一。 1903年,台灣正值日治時期的「街區改正」計畫, 台中公園是台中目前唯一自日據時代保留至今的公園, 有獨特的歷史意義, 也是台中面積最大、位於鬧區的綠地。 臺中公園週邊為台中早期發展地區之一, 當時公園內的大土丘為台中古名「大墩」的發源地(後稱砲臺山), 而日月湖也是綠川流經形成的天然水塘。 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