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 基隆火車站 拆除期間
清領時期基隆建立的第一個車站原名「雞籠」, 為劉銘傳於光緒17年 (1891)所設立。 日治時期之第二代車站推估於明治28~32年(1895~99年)之間興建, 為一木構造建築,屋頂使用日本文化瓦。 後因日人於基隆進行「市區改正」,遷至基隆港現址, 並於1908年興建第三代基隆車站,為一磚構造建築。 光復後,因站房老舊、空間不足,遂於民國54年3月拆除重建。 光復後興建之第四代車站,為鋼筋混凝土構 […]
清領時期基隆建立的第一個車站原名「雞籠」, 為劉銘傳於光緒17年 (1891)所設立。 日治時期之第二代車站推估於明治28~32年(1895~99年)之間興建, 為一木構造建築,屋頂使用日本文化瓦。 後因日人於基隆進行「市區改正」,遷至基隆港現址, 並於1908年興建第三代基隆車站,為一磚構造建築。 光復後,因站房老舊、空間不足,遂於民國54年3月拆除重建。 光復後興建之第四代車站,為鋼筋混凝土構 […]
2015年6月29日第五代基隆車站通車啟用, 採半地下化模式分為南北兩出口站。 日第五代基隆車站通車啟用, 採半地下化模式分為南北兩出口站。 基隆新火車站為半地下化車站,建築分為南、北站兩部分, 北站設於港西街郵局對面,為地上一層、地下一層的車站建築, 惟地面層僅作為出入口使用, 基隆新火車站為半地下化車站,建築分為南、北站兩部分, 北站設於港西街郵局對面,為地上一層、地下一層的車站建築, 主要設 […]
中山地下書街名為「誠品R79」全長300多公尺的地下書街, 是目前全台最長的書街。 為何會命名R79呢?其實和捷運出口有關,中山地下街兩個出口編號R7、R9, 意在邀請讀者展開一場在捷運中山與雙連站間的地下探索………. 300多公尺的書街有寬敞走道,打上明亮燈光,和公共藝術襯托, 逛街買書更為自在,以歐洲文藝復興風打造的街廓及拱門設計,也讓閱讀多了 無盡探索 […]
大直地區最知名的地標即為美麗華百樂園的摩天輪, 精品產業、飯店、商辦都匯聚於此,交通機能則有堤頂大道、復興北路 地下道及國道一號可貫穿南北、10分鐘內通往北市各大商圈, 亦有文湖線串起忠孝復興、松山機場、內湖科學園區, 加上採買機能可現代可傳統,有百貨賣場, 又有知名的大直市場。 劍南站出口近來也成為知名餐飲名店進駐地區, 形成更為多樣化的商圈…….. 大直大彎段在樂群 […]
臺北市政府以打造臺北成為「新年城」的概念做為活動的創意主軸, 於2003年特別取「台北最HIGH新年城」為活動名稱,2004年末開始再結合 台北101的煙火秀,多樣而豐富的活動、超長的時程、廣闊的空間、獨特的儀式, 迎接新年的到來,每年均吸引數十萬人於信義商圈現場參與, 臺北市政府也邀請了當紅的藝人、 偶像歌手一起在市府前廣場跨年晚會表演, 成為國際及臺灣最知名的跨年活動之一。 同時藉由一個最 […]
位於基隆市火車站前忠一路港邊的「海洋廣場」, 於民國98年8月19日正式啟用,主要在基隆港內側海域新建15至30公尺寬 的海上原木平台,總面積達5,000平方公尺, 廣場上設有木製礁石、波浪流線雨遮海洋意象造型及『KEELUNG』 大型彩色LED字體, 可讓國內外旅客抵達時,不分日夜都能感受基隆的城市魅力, 同時,別出心裁架設國內少見景觀玻璃橋,串連市區景點。 基隆由於三面環海,港灣深入基隆市區 […]
富錦街社區內有許多公園、綠樹和樹蔭,隨著時間、氣候的變化, 讓城市街道有不一樣的感受,加上店家們的氣氛簡單輕鬆,皆使富錦街成為一個 適合徒步享受街道、建築、人聲、氣味的好地方。 早期富錦街,從松山機場迤邐至民權大橋,宛如一條綠色隧道, 橫越松山區東榮里、三民里、富錦里、新益里和新東里,一路上點綴好幾座 生意盎然的鄰里公園。 民國五○年代以前,這一帶仍是視野開朗的綠水田,民國五十六年起, 建設了全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