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 街路隨拍 (28)
大正 9 年( 1920 ),實施地方制度改正,將西部之 10 廳予以廢合, 新設臺北、新竹、臺中、臺南及高雄 5 州,而東部之臺東及花蓮港 2 廳照舊。 原臺中、南投二廳再合併為臺中州,臺中州以下共有 11 郡 1 市(分別為大屯、 彰化、大甲、東勢、豐原、員林、北斗、南投、能高、新高、竹山等 11 郡及臺中市), 州署設於臺中市,至今仍為臺中市政府所在。 其中臺中市與大屯郡的 3 庄為今日臺中 […]
大正 9 年( 1920 ),實施地方制度改正,將西部之 10 廳予以廢合, 新設臺北、新竹、臺中、臺南及高雄 5 州,而東部之臺東及花蓮港 2 廳照舊。 原臺中、南投二廳再合併為臺中州,臺中州以下共有 11 郡 1 市(分別為大屯、 彰化、大甲、東勢、豐原、員林、北斗、南投、能高、新高、竹山等 11 郡及臺中市), 州署設於臺中市,至今仍為臺中市政府所在。 其中臺中市與大屯郡的 3 庄為今日臺中 […]
台中被行政院指定為「智慧機械之都」,串連起中台灣的精密機械、 工具機及相關零組件等產業聚落,政府將投入更多的公共建設,包括增加預算 支持市府擴建水湳會展中心,以容納更多重機具進行展覽, 未來高鐵旁配地也會與民間合作開發做為展覽用途, 至於市府也會將各項硬體建設、人才培育、工作與生活環境做得更好, 同時讓外界對於工業區的想像有新的可能性,相信「精密機械園區」 將建立了示範效果,接續對全國產生好的影響 […]
根據1654年所繪製的《大臺北古地圖》及其他文獻得知, 當時絕大部分仍為溼地的臺北市,除了平埔族社之外, 並無其他聚落。 後來在臺北盆地活動漢人的市鎮中心逐漸從淡水河口的八里坌, 向南發展至新庄,再移動到東岸大加臘的艋舺。 1875年,清政府將大甲溪以北至基隆、原屬淡水廳管轄的地區改置臺北府, 並在臺北盆地的大加臘地區擇地興建城池作為府治,名為臺北城, 「臺北」之名正式出現。 而臺北城內與 […]
根據1654年所繪製的《大臺北古地圖》及其他文獻得知, 當時絕大部分仍為溼地的臺北市,除了平埔族社之外, 並無其他聚落。 後來在臺北盆地活動漢人的市鎮中心逐漸從淡水河口的八里坌, 向南發展至新庄,再移動到東岸大加臘的艋舺。 1875年,清政府將大甲溪以北至基隆、原屬淡水廳管轄的地區改置臺北府, 並在臺北盆地的大加臘地區擇地興建城池作為府治,名為臺北城, 「臺北」之名正式出現。 而臺北城內與鄰近 […]
根據1654年所繪製的《大臺北古地圖》及其他文獻得知, 當時絕大部分仍為溼地的臺北市,除了平埔族社之外, 並無其他聚落。 後來在臺北盆地活動漢人的市鎮中心逐漸從淡水河口的八里坌, 向南發展至新庄,再移動到東岸大加臘的艋舺。 1875年,清政府將大甲溪以北至基隆、原屬淡水廳管轄的地區改置臺北府, 並在臺北盆地的大加臘地區擇地興建城池作為府治,名為臺北城, 「臺北」之名正式出現。 而臺北城內與鄰近 […]
根據1654年所繪製的《大臺北古地圖》及其他文獻得知, 當時絕大部分仍為溼地的臺北市,除了平埔族社之外, 並無其他聚落。 後來在臺北盆地活動漢人的市鎮中心逐漸從淡水河口的八里坌, 向南發展至新庄,再移動到東岸大加臘的艋舺。 1875年,清政府將大甲溪以北至基隆、原屬淡水廳管轄的地區改置臺北府, 並在臺北盆地的大加臘地區擇地興建城池作為府治,名為臺北城, 「臺北」之名正式出現。 而臺北城內與 […]
根據1654年所繪製的《大臺北古地圖》及其他文獻得知, 當時絕大部分仍為溼地的臺北市,除了平埔族社之外, 並無其他聚落。 後來在臺北盆地活動漢人的市鎮中心逐漸從淡水河口的八里坌, 向南發展至新庄,再移動到東岸大加臘的艋舺。 1875年,清政府將大甲溪以北至基隆、原屬淡水廳管轄的地區改置臺北府, 並在臺北盆地的大加臘地區擇地興建城池作為府治,名為臺北城, 「臺北」之名正式出現。 而臺北城內與鄰近的艋 […]
近年來有一股建築熱潮,無論在公共或私有建案上,都開始能看到 一些突破以往的嘗試,其中強調自由曲線變化的帷幕牆構造,更明顯地 改變國內的建築樣式,在都市叢林裡頭鶴立雞群。 所謂的帷幕牆,指的是強調骨架結構、除了本身重量及如地震、颳風等外力, 不乘載其他重量的外牆, 在這樣的基礎之下,重量輕且易於塑形的鋁板絕對是理想建材, 只要透過專業軟體將自由曲線數值化, 就能實現曲面帷幕牆的第一步。 極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