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 街路隨拍 (45)
大正 9 年( 1920 ),實施地方制度改正,將西部之 10 廳予以廢合,新設臺北、新竹、臺中、臺南及高雄 5 州,而東部之臺東及花蓮港 2 廳照舊。 原臺中、南投二廳再合併為臺中州,臺中州以下共有 11 郡 1 市(分別為大屯、彰化、大甲、東勢、豐原、員林、北斗、南投、能高、新高、竹山等 11 郡及臺中市),州署設於臺中市,至今仍為臺中市政府所在。 其中臺中市與大屯郡的 3 庄為今日臺中市的轄 […]
大正 9 年( 1920 ),實施地方制度改正,將西部之 10 廳予以廢合,新設臺北、新竹、臺中、臺南及高雄 5 州,而東部之臺東及花蓮港 2 廳照舊。 原臺中、南投二廳再合併為臺中州,臺中州以下共有 11 郡 1 市(分別為大屯、彰化、大甲、東勢、豐原、員林、北斗、南投、能高、新高、竹山等 11 郡及臺中市),州署設於臺中市,至今仍為臺中市政府所在。 其中臺中市與大屯郡的 3 庄為今日臺中市的轄 […]
日治時期的臺北城市規劃,相當程度上是參考歐洲大城市的經驗, 特別是拆除舊有城牆,擴大城市發展區域的概念。 自17世紀以來,像是倫敦、巴黎、維也納、柏林與阿姆斯特丹等 城市,先後拆除城牆,進而重新整頓城市。 臺北在拆除舊城牆後,決定鋪設四通八達的街道。 日治總督府民政局臨時土木局主要仍依循舊規,依照城內 傳統布局規畫新道路,例如延長北門街(今衡陽路), 特別是向南擴建,成為貫穿南北城區的道路, […]
臺北賓館是位於臺灣臺北市博愛特區內的官署建築, 門牌號碼為凱達格蘭大道1號。最初為臺灣日治時期的總督官邸, 現為中華民國的國家迎賓館,由中華民國外交部管理使用, 專門接待國賓或舉辦慶祝活動。 現今亦列為中華民國國定古蹟。 臺北賓館興建於臺灣日治時期,原名「臺灣總督官邸」, 除了是總督住所之外,也是總督接待與宴請貴賓、皇族的地方, 從第四任總督兒玉源太郎開始一直到末任總督安藤利吉為止, 共有 […]
由1905年的「台北市區改正計畫圖」中可看出未來總督府 新廳舍正門朝東,位於原來清代的文武街上,正面大門面對東門街 (今凱達格蘭大道),直通東城門,在此新的市區規劃中, 東城門城牆已拆除,且利用圓環及五條放射星狀道路規劃, 使東城門成為新的重要交通聯繫點,未來總督府便面向此交通要點; 長野宇平治與森山松之助為台灣總督府所設計的中軸線 正好連接上東城門延伸出來的東西軸線,除了總督府建築本身外, 中軸 […]
日治時期的臺北城市規劃,相當程度上是參考歐洲大城市的經驗, 特別是拆除舊有城牆,擴大城市發展區域的概念。 自17世紀以來,像是倫敦、巴黎、維也納、柏林與阿姆斯特丹等 城市,先後拆除城牆,進而重新整頓城市。 臺北在拆除舊城牆後,決定鋪設四通八達的街道。 日治總督府民政局臨時土木局主要仍依循舊規,依照城內傳統布局 規畫新道路,例如延長北門街(今衡陽路),特別是向南擴建,成為 貫穿南北城區的道路,南 […]
城中區作為商業中心、交通樞紐及首都核心區,源自清代臺北建城而 興起,後歷經日治時期現代化風潮,大規模建設都市政策,並在國府時期 以其為中心點,向外涵蓋到艋舺北部(今日萬壽、福星二里)和三板橋 (華山地區),加上始於日治時期金融業的發展、臺北車站及周邊多條公車 路線行經,搭配中華商場和城中市場周邊商家, 而成為大臺北重要中心商業區。 區域內有多個中央行政機關座落於此, 並以總統府為中心,劃定博愛特區 […]
基隆古稱「雞籠」,一說得名自凱達格蘭族的諧音, 另一說係因海濱的和平島狀似「雞籠」而得名。 17世紀時,西班牙人和荷蘭人曾先後佔領過基隆,並以「大雞籠嶼」 (今和平島)為基地殖民臺灣北部,為雞籠開發之始。 進入清治時代後,雞籠大部分地區仍為未開發之地, 直到1723年,來自福建漳州的移民開始入墾雞籠,並興建崁仔頂街, 此乃今日基隆市街創建之始,之後逐漸有漢人移民移入開墾。 19世紀西方列強 […]
牛埔位於香山區東部。相較於今日行政區,其範圍大致包括 牛埔里、埔前里、中埔里、頂埔里、頂福里、台溪里客雅溪西岸 地區、曲溪里, 另包括東香里西北端、香村里西北端及東北端。 本地區發展較早的聚落有 三塊厝、客雅溪南、埔羗圍、頂牛埔、下牛埔等, 在日治初期的官方地圖上已有記載。 後縱貫鐵路以北地區快速都市化, 目前已與新竹市區連成一片。 清治末期至日治前期,牛埔地區為一街庄,稱為「牛埔庄」。 該庄 […]
香山原為道卡斯族竹塹社的所在地。 相傳永曆三十六年(1682)明鄭軍北伐路經此地,沿途徵召道卡斯族 運輸糧草,族人不堪其擾,遷至今新竹一帶。 後有後壠社與中港社遷居至此。 康熙三十年(1691)王世傑開墾竹塹,復開墾竹塹以南的三十九莊。 當時有陳、許與曾三姓開闢香山地區,然時遭道卡斯族抵抗, 三姓墾民30餘人遭其殺害,此地漢人遂絕跡。 後於鹽水港劃土牛線並設置隘寮防守,漢人再次聚集。 乾隆初年將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