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 街路隨拍 (03)
嘉義市地處嘉南平原心臟地帶,全市在北回歸線以北。嘉義市為嘉義都會區的中心都市。全境除東部屬丘陵地帶外,其餘均為平原,地勢由東向西緩降。 外圍由嘉義縣環繞,古名「諸羅山」,係源自平埔族群原住民洪雅族社名之譯音「諸羅山社」,清治時期沿用此名設諸羅縣,1704年將縣治遷至此地,又名「桃城」,因興築之古城形如桃而得名。 林爽文事件之後,1787年乾隆皇帝下詔改「諸羅」賜名「嘉義」。嘉義市是阿里山森林鐵路的 […]
嘉義市地處嘉南平原心臟地帶,全市在北回歸線以北。嘉義市為嘉義都會區的中心都市。全境除東部屬丘陵地帶外,其餘均為平原,地勢由東向西緩降。 外圍由嘉義縣環繞,古名「諸羅山」,係源自平埔族群原住民洪雅族社名之譯音「諸羅山社」,清治時期沿用此名設諸羅縣,1704年將縣治遷至此地,又名「桃城」,因興築之古城形如桃而得名。 林爽文事件之後,1787年乾隆皇帝下詔改「諸羅」賜名「嘉義」。嘉義市是阿里山森林鐵路的 […]
嘉義市地處嘉南平原心臟地帶,全市在北回歸線以北。 嘉義市為嘉義都會區的中心都市。全境除東部屬丘陵地帶外, 其餘均為平原,地勢由東向西緩降。 外圍由嘉義縣環繞,古名「諸羅山」, 係源自平埔族群原住民洪雅族社名之譯音「諸羅山社」, 清治時期沿用此名設諸羅縣,1704年將縣治遷至此地,又名「桃城」, 因興築之古城形如桃而得名。 林爽文事件之後,1787年乾隆皇帝下詔改「諸羅」賜名「嘉義」。 嘉義市是阿里 […]
嘉義文化創意產業園區鄰近嘉義火車站旁, 佔地約3.9公頃, 前身嘉義酒廠為臺灣最早生產高粱酒的酒廠, 素有「白酒的故鄉」之名。 2023年4月1日由「財團法人臺灣生活美學基金會」進駐管理, 設置嘉創維運專案辦公室,負責園區全般營運管理工作。 目標協助文化部整合、推動文化政策, 發展園區成為「文化創新產業育成基地」。 打造優質藝術展演空間、整合及提供在地藝文支持與平台, 成為文化創新產業和生活美學匯 […]
大林鎮屬於嘉南平原近山平原區,石龜溪及三疊溪 環繞南北邊界,鎮內的東西區大致以今縱貫鐵路為界。 原來境內是一大片「鹿仔草」等樹所構成的叢林。 故稱大莆(埔)林。 今天其所屬社區仍保有和「林」有關的地名,如中林、內林、 林頭、林仔頭、林仔前、頂員林(今上林)等;及和「鹿」棲息地 有關的鹿樹山丘(今大林國中)鹿窟(堀)溝二個地名。 它是打貓(今民雄)平埔番社的獵鹿場。 自明鄭以後,來自大陸的先民遷入諸 […]
義竹鄉位於嘉義縣西南部,北鄰朴子市,東鄰鹿草鄉,西連布袋鎮, 南隔八掌溪與臺南市鹽水區、學甲區、北門區、後壁區相鄰。 地處嘉南平原之上,地勢低平,濱臨海埔, 氣候上屬副熱帶季風氣候與熱帶季風氣候的過渡帶, 年均溫約24.6℃。 義竹鄉為明鄭的屯田練兵之處。設承天府、萬年縣、天興縣。 萬年縣設有「前鎮」營盤,天興縣設有「後鎮」營盤, 為今後鎮村境,為義竹鄉最早開發地。 清初義竹鄉地屬「鹽水港」北隅的 […]
鹽水區可說是臺灣較古老的城鎮之一,原居住有平埔原住民 西拉雅族,在鄭芝龍、顏思齊來臺前(1621)就已有漢人移民 進入,是船隻進入八掌溪的集散地。 最早稱大龜肉庄(疑為潟湖之轉音),後改為大圭壁庄; 康熙56年《諸羅縣誌》記載: 「鹹水港街,屬大奎壁莊,商賈輳集」。 乾隆後,文獻開始寫作鹽水港。 係因臨倒風內海,港內有鹹水而得名, 相對上游有一汫水港(指淡水之意)。 又因地形略微彎曲,狀似新月,故 […]
文山地區(景美、木柵、深坑、新店、坪林、石碇)在清治時代 都劃為平埔族群秀朗社地權範圍之內,秀朗社原住民是屬於漢人 所謂的平埔族「熟番」。 雷里社、秀朗社(平埔族最大社群)之地權範圍, 其中包含整個景美溪流域,雷里社的社址在加蚋仔莊(今臺北市萬華區)。 秀朗社社址則在雷里社隔新店溪對岸南方數里的秀朗莊(今永和區秀朗地區)。 後來秀朗社往南遷至新店溪上游西岸之挖仔莊(今新店市柴埕里)。 根據伊能嘉矩 […]
臺北市立美術館,簡稱北美館,位於臺北市中山區花博公園 美術園區內,成立於1983年12月24日,是臺灣第一座當代美術館 與第一座公立美術館。 作為臺灣首座公立美術館, 自開館以來即肩負推動臺灣現當代藝術的保存、 研究、發展與普及之使命。 臺北市立美術館由臺灣戰後建築師高而潘所設計, 建築採取低限灰白的國際現代主義風格,融合華人傳統建築 四合院,以懸臂飛廊形式將斗拱元素交疊堆砌為「井」字形 建築主體 […]
根據1654年所繪製的《大臺北古地圖》及其他文獻得知,當時絕大部分仍為溼地的臺北市,除了平埔族社之外,並無其他聚落。 後來在臺北盆地活動漢人的市鎮中心逐漸從淡水河口的八里坌,向南發展至新庄,再移動到東岸大加臘的艋舺。1875年,清政府將大甲溪以北至基隆、原屬淡水廳管轄的地區改置臺北府,並在臺北盆地的大加臘地區擇地興建城池作為府治,名為臺北城,「臺北」之名正式出現。 而臺北城內與鄰近的艋舺、大稻埕兩 […]
根據1654年所繪製的《大臺北古地圖》及其他文獻得知,當時絕大部分仍為溼地的臺北市,除了平埔族社之外,並無其他聚落。 後來在臺北盆地活動漢人的市鎮中心逐漸從淡水河口的八里坌,向南發展至新庄,再移動到東岸大加臘的艋舺。1875年,清政府將大甲溪以北至基隆、原屬淡水廳管轄的地區改置臺北府,並在臺北盆地的大加臘地區擇地興建城池作為府治,名為臺北城,「臺北」之名正式出現。 而臺北城內與鄰近的艋舺、大稻埕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