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份 尖山下 胡家古厝
清乾隆四年間(1739),福建省泉州府人林耳順,率領閩粵二省 漢人約三十餘人,由香山進中港,商得當時居住在頭份地區的平埔 族原住民同意,雇用漢民進入頭份從事開墾, 此為漢人拓殖頭份的開始,當時稱為「田寮庄」(今田寮里)。 乾隆16年(1751)廣東省嘉應州鎮平縣(今蕉嶺縣)客家人林洪、 吳永忠、溫殿玉、黃日新、羅德達等約兩百人,率領宗族飄洋過海 到頭份開墾。當時,他們以「抓鬮」的方式決定開墾的地點 […]
清乾隆四年間(1739),福建省泉州府人林耳順,率領閩粵二省 漢人約三十餘人,由香山進中港,商得當時居住在頭份地區的平埔 族原住民同意,雇用漢民進入頭份從事開墾, 此為漢人拓殖頭份的開始,當時稱為「田寮庄」(今田寮里)。 乾隆16年(1751)廣東省嘉應州鎮平縣(今蕉嶺縣)客家人林洪、 吳永忠、溫殿玉、黃日新、羅德達等約兩百人,率領宗族飄洋過海 到頭份開墾。當時,他們以「抓鬮」的方式決定開墾的地點 […]
清雍正9年(1731),頭份、造橋兩地的交通受到南港溪河床 阻隔,民眾為解決交通問題,於是大家捐款造橋,並將此橋 命名為「登雲橋」,又稱「長橋」, 就是「造橋」地名的由來。 造橋鄉為台灣客家人聚集的主要鄉鎮之一, 將近4000位居民的大西村,客家人口超過八成, 堪稱台灣客家第一大村。 大西村是造橋鄉人口數最多,工商業較發達的一村。 交通方便,多以農工為職,並以出產 酸甘茶及柚子酒為特色。 享有「鄉 […]
清雍正9年(1731),頭份、造橋兩地交通受南港溪河床阻隔, 民眾為解決交通問題,於是 大家捐款造橋,並將此橋命名為 「登雲橋」,又稱「長橋」, 這是造橋地名的由來。 造橋庄為日治時期1920年至1945年間存在之行政區, 轄屬新竹州竹南郡。即今苗栗縣造橋鄉。 造橋庄在臺灣日治時期行政區劃的十二廳時期原屬 新竹廳苗栗一堡之造橋庄、赤崎仔庄、大桃坪庄、 牛欄湖庄、淡文湖庄、潭內庄。 大正九年(192 […]
東興是苗栗縣頭份市的一個傳統地域名稱,位於該市東南部。 相較於今日行政區,其範圍大致包括上興里、下興里。 清末至日治初期,東興地區為一街庄,稱為「東興庄」。 本地區發展較早的聚落有下東興、中東興、上東興、瓦窰下、 楓樹坑、尿磜仔等。此外,本地區尚有山下、牛欄窩等聚落。 河背庄,現屬頭份鎮上興、下興二里。 日治時稱東興河背庄,此地屬於東面山區,又位於中港溪南岸, 意指「河流的背後」,相對於中港溪北岸 […]
頭份直到清代乾隆以後,才有漢人定居開墾。 清乾隆4年,泉州人林耳順率領30 多位閩、粵人士,和平埔族訂約開墾,是頭份受漢人開拓之始。 林耳順開闢,建番婆、菁埔等12莊,又與陳曉理等開鑿隆恩圳、灌溉農田。乾隆 16 年,林洪、吳永忠等人之裔孫,在今頭份與竹南間設 田寮 ,墾成頭份,二份等地,隨著移民遷入,地方守護神廟宇也跟著興立,如斗煥坪大化宮之三山國王廟、在嘉慶14年建立。 大約而言,頭份市開闢, […]
頭份舊稱「田寮庄」,位於苗栗縣北部, 目前是苗栗縣人口第一大城市, 境內居民以客家族群為主(約占九成)。 「頭份」的地名,完全是臺灣開墾過程的產物。 在漢人沒有入拓之前的頭份,是平埔原住民道卡斯族竹塹社 與中港社、以及賽夏族分布的地區。 清乾隆四年間(1739),福建省泉州府人林耳順,率領閩粵二省漢人 約三十餘人,由香山進中港,商得當時居住在頭份地區的平埔族原住民 同意,雇用漢民進入頭份從事開墾, […]
清乾隆六年 (1741) 開發的苑裡,原是道卡斯族喔灣麗社所在, 「灣麗」以溫軟的客家口音念起來似「房裡」,漢人取「彎麗」 之音簡譯為「苑裡」,才有了現在的地名。 明永曆二十四年 (1670),鄭經命右武衛劉國軒屯兵大甲鐵砧山, 要其經略蓬山八社及後瓏五社,這是官方首次接觸苗栗沿海地區。 苑裡鎮在明代屬於蓬山八社, 所謂八社包括 大甲東、日北、德北、雙寮、苑裡、貓盂、房裡、吞霄等社; 前四社今屬台 […]
苑裡地名源自於平埔族原住民道卡斯族苑裡社(宛里社)譯音而來, 依安倍明義台灣地名研究就番語語言譯為「里灣里」,在簡化番語之下, 由「彎里」、「灣麗」(Wanli),仍至古文獻所稱「宛里」、「苑裏」, 與今日的「苑裡」均為同音異字,所指的都是指同一個地方。 清乾隆廿九年(1764),設苑裡堡,轄苑裡、吞霄(今通霄)兩街, 以及山柑、日北、貓盂、房裡十三莊社。 大正九年(1920),設新竹州苗栗郡苑裡 […]
苑裡是苗栗境內少數的擁有平原地形的行政區, 因而適宜種植稻作,有「苗栗穀倉」、「苗栗米倉」美譽。 境內早期是藺草的主要生產區,曾出口大量的藺草製品。 地名源自於平埔族原住民道卡斯族苑裡社(宛里社)譯音而來, 依安倍明義台灣地名研究就番語語言譯為「里灣里」,在簡化番語 之下,由「彎里」、「灣麗」(Wanli),仍至古文獻所稱「宛里」、 「苑裏」,與今日的「苑裡」均為同音異字, 指的都是同一個地方。 […]
花壇舊稱「茄苳腳」,因為從前這一帶是茄苳樹茂生之地, 經當初移民的採伐,進而開墾成耕地,並建莊於此,所以 以它為之地名。 由於讀音不雅,採納花壇日語外來語(GARDEN) 之音讀 Kadan 近似,故於大正9年(1920)改稱至今沿用。 明鄭時期,曾在白沙坑(今白沙村、文德村一帶)進行開發。 白沙坑是花壇鄉的一個傳統地域名稱,位於該鄉北部偏東。 相較於今日行政區,其範圍大致包括白沙村、文德村、 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