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 新竹 徵士第 鄭用鑑故居
走訪新竹的北門街, 總是被<長和宮> <進士第>及<鄭氏家廟>等一連串的傳統建築所吸引,也一直以為這便是北門鄭家所僅存的遺構,殊不知在不遠處( 中正路 186巷內) 還有一棟可以媲美<進士第>的<徵士第>。只可惜, 這一次與徵士第最初的相見, 也成為最後一次的訣別….. (古厝已於9月底前夷為平地) 聽說徵士第即將拆除的消息, […]
走訪新竹的北門街, 總是被<長和宮> <進士第>及<鄭氏家廟>等一連串的傳統建築所吸引,也一直以為這便是北門鄭家所僅存的遺構,殊不知在不遠處( 中正路 186巷內) 還有一棟可以媲美<進士第>的<徵士第>。只可惜, 這一次與徵士第最初的相見, 也成為最後一次的訣別….. (古厝已於9月底前夷為平地) 聽說徵士第即將拆除的消息, […]
清代中葉,竹塹出現兩大家族,其一為<鄭用錫>家族;另一個即為<林占梅>家族。此二家族之先祖皆原籍福建,其後經歷幾代的遷徙,最後才落腳竹塹。 林氏始祖三光於明朝時自同安來臺,原居於今臺南府治,後因經理全臺鹽務而成為鉅富。發跡之後分支輾轉遷至竹塹… 根據林家後裔所藏的《林恆茂家族譜稿》所述: < 祖盛玉公再移居彰化縣西螺堡埤頭背庄,生德公、愛公、添公、傳公、明 […]
<大埕庄>位在今麻豆零售市場一帶,原係福建龍溪縣 <郭廷機>(毓繼)所拓墾之地,號稱<大埕郭>,與柑宅郭、巷口郭俗稱<麻豆三郭>。<郭廷機>曾於乾隆三十九年(1774)甲午科文舉,隔年興建大厝,古厝目前已嚴重破敗不堪維護,大埕中樹立的旗竿座也已東倒西歪, 教人看了真不免要欷噓……. <台灣通志>中有記載 […]
在花壇<台灣民俗村>園區中的「昨日台灣區」有著許多從全省各地拆遷而來的古厝民居,也有的是仿造各地的具有特色的建築,其建築之一磚一瓦和所有的屋內擺設,都是經過仔細的考究,企圖展示古厝的原汁原味…..人文的氣息是充斥著這園區,民眾可來此做一趟人文知性之旅。 對此園區的設置,可以提供學校團體校外參訪的行程,透過傳統建築的展示,讓參觀的人透過導覽,可以學習欣賞建築藝術之美,以及體驗 […]
<台灣民俗文化村>是一個私人闢建的遊園,佔地約達52公頃,是以展現台灣300年來的人文景觀、民俗風情、古蹟文物為主,在園區內建構、移植了許多台灣早期的各式建築,並有各式各樣的民俗技藝表演活動,如彈棉被、製麵線等,可說是一處充滿表現鄉土文化的園邸。 園中的主要景點就是「昨日台灣區」,一見到慶豐城門,就到了民俗文化村的入口….為了保存即將失傳的民間手工藝,民俗村也將各種古老的坊 […]
柴橋林家古厝,「迎曦山室」位於新竹市明湖路690巷16號…..是一棟近百年歷史之典型的閩式三合院,二進六護龍,格局方正坐西向東,前有湖光後擁山色。主人取名更是出絕! 每日迎向和煦的晨光時 ,心情會是何等爽朗呢 ? 到訪青草湖時, 不妨順道走訪, 古厝便位於清草湖風景區入口不遠之處…… 古厝主人也不會排斥遊客的到訪….. 「柴橋林家古厝」,古厝主人姓林 […]
永靖陳宅– <餘三館>,名列臺灣十大古宅之一,為台灣著名的宅第,創建於清同治十一年〈1872〉。 陳氏的遠祖於清康熙末年,自廣東饒平縣可塘埔鄉大榕社渡海來臺,勤墾於十五莊圳區域,經營致富而成為當地望族。清末時期第十五世的<陳有光>,開始營造此一大宅,歷時七年半始完工。 陳家祖籍為廣東省潮州府饒平縣塘埔鄉大榕社的客籍人士,第十世祖<陳智可>自大陸渡台, […]
麻豆林家開基祖<林文敏>,於清嘉慶四年自福建泉州府安溪縣渡海來台,寄居於麻豆附近草寮,以一根扁擔克勤克儉地開始其挑夫生活。後改行營商,從事製糖及釀酒買賣致富,家道日益興隆。林文敏育有八子,自咸豐至光緒年間,個個考場得意、官運亨通,顯赫一時。 八房中除長子遷居府城米街,六子夭折絕房外, 其餘六房均在麻豆興建大厝,連祖厝共七座大厝。惜至今日, 除三房、八房厝尚稱完整外,其餘均已拆除或不忍觀 […]
麻豆林家在開基祖<林文敏>夫婦還在世時,各房的聯繫,因大家長影響力的緣故,自是不成問題,各房之間也同心協力而有所發展,即便在林文敏於道光21年(1841)過世後,林家猶能在其妻的領導下繼續發展,林媽郭氏於同治12年死後不久,各房即各自興建宅第,並於光緒四年(1873)分家….. 林家各房在分家後在麻豆陸續興了建有七座大宅,現在三房以及八房還保存非常完整。 三房大宅位於和平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