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埔 金廣福公館 忠恕堂
北埔的地名,其因位於「北方之盆地」而得來;相對於其南側尚有南埔之地名。這個地方,是道光年間由淡水廳下令開闢的,當時的開拓先民,有閩南的,也有客家的,目前仍聳立於中正路的一座四合院古厝「金廣福義聯扮社」,便是當年閩粵移民合力開拓此地的證據。 北埔街區因是基於拓墾目的發展起來的,所以住屋十分緊密以達到防禦效果。該街區的重心分別是金廣福公館與當地信仰中心的慈天宮,慈天宮以東的建築多為土埆厝,是早年墾民的 […]
北埔的地名,其因位於「北方之盆地」而得來;相對於其南側尚有南埔之地名。這個地方,是道光年間由淡水廳下令開闢的,當時的開拓先民,有閩南的,也有客家的,目前仍聳立於中正路的一座四合院古厝「金廣福義聯扮社」,便是當年閩粵移民合力開拓此地的證據。 北埔街區因是基於拓墾目的發展起來的,所以住屋十分緊密以達到防禦效果。該街區的重心分別是金廣福公館與當地信仰中心的慈天宮,慈天宮以東的建築多為土埆厝,是早年墾民的 […]
乾隆二年(1737)福建晉江人周家初闢六家,後承「潘王春」為公號拓墾,嗣後賣給潘等建立中興庄。乾隆十四年(1749),有竹塹社平埔族人從舊社遷來,在竹北建新社稱<東興社>,散居於馬麟厝、麻園、豆仔埔(今竹仁、竹義里)、番仔陂(今泰和里)等地;乾隆末年之際,竹北全境的開發已大致完成。 乾隆十七年(1752)又有廣東饒平人<林孫彰> 率<林居震>、<林先坤&g […]
清乾隆年間,廣東省潮州府饒平縣的<林孫檀>家族,渡海來臺,於竹北開墾農田,建立客家聚落,到了嘉慶年間,林孫檀氏的三子<林象賢>和四子<林象明> 在竹北芒頭埔興建「忠孝堂」公廳,由於興建年代略晚於六張犛<林先坤> 家族的<大夫第>, 故族人稱之為「新瓦屋」,聚落名稱也由此而來。 新瓦屋聚落歷經兩百餘年,其間雖經過多次重修與更換建材,至今仍保 […]
日治時期經過數次行政區域調整,至大正九年(1920)實施「市街庄」制度,「街」相當於現今的「街鎮」,「庄」則相當於「村莊」。「街、庄」之下,以較大的聚落為名,稱為大字,涵蓋較小的聚落,稱為小字。由大正堡圖可知道當時南寮地區的行政區劃隸屬於 <新竹州新竹郡舊港庄>, 可見舊港庄之幅員 …. 當時的「舊港庄」管轄範圍包括現在的南寮地區及竹北市大半,以東和「六家庄」為鄰。< […]
位於新竹頭前溪和鳳山溪的出海口,有一個由二溪流共同沖積而成的沙洲,稱之為<船頭溪洲> 。船頭溪洲兩側的沙汕,原為臺灣海峽往來船隻,在風急浪高時的避風場所,雍正九年(1731)因島內南北交通的需求,而開為島內貿易港,稱之為<竹塹港>。 嘉慶十八年(1813),竹塹港因洪水而淤塞,船戶商民乃出資在頭前溪南岸另闢新港(今富美宮旁),原竹塹港隨即被稱之為<舊港> ,此為 […]
紙寮窩的開墾時間,幾乎與九芎林(今芎林) 同步,至今大約兩百年。民國82年底,紙寮窩新建伯公廟落成,特地將紙寮窩沿革載於石碑:「先祖劉公傳老適於此時(乾隆中葉),由廣東饒平渡海來台,入境本鄉見山窩一處,桂竹繁茂地勢險要,乃墾此地建紙寮,開紙湖經營紙業,店號「崇茂」歷嘗艱苦,見至小康….. 逐名其地曰『紙寮窩』。」可見紙寮窩名稱由來,正是造紙之故,當地盛產之桂竹正提供了造紙原料; 紙寮窩 […]
峨眉鄉富興村,位於峨眉鄉西北側細茅埔一帶屬丘陵地形,鄰近峨眉湖( 大埔水庫) ,東方美人茶即是本地最富盛名的特產…. 富興庄以曾姓為主,據「曾氏族譜」記載:曾氏第16 世祖,原居於頭份田寮,後因人口繁昌乃遷至大隘富興庄; 世代蕃衍,繼而成為附興地區的望族… 指引牌說明有條<富興老街>,實際繞行一圈,其實並無太多一般老街的景況, 充其量是一處聚落而已,地方的信仰中 […]
新埔境內主要河川有鳳山溪與霄裡溪,鳳山溪全長四十五公里,為新竹縣第二大河,支流霄裡溪發源於上游店子湖附近,經三洽水、下伯公、大茅埔、照門、四座屋等村落,流域屬山丘地帶。霄裡溪沿線景色優美,鄉道搭配河岸,呈現新埔鎮典型的農村風貌,人稱「霄裡坑」。 照門地區位在新埔的東北隅,隔著霄裡溪和大茅埔遙遙相對,日治時期隸屬新竹廳竹北二堡照門庄,<照門>實際上則為<照鏡>和<石門& […]
新埔照門地區有著微微起伏的丘陵,居民多是務農維生的客家人,鄉間風氣儉樸、人情濃厚,為一典型客家庄。早期先民依丘陵凹陷處的集水區群聚而居,形成「湖窩」,為當地特殊聚落景觀。由街上沿著楊新路(鄉道115)一路往北,至大茅埔橋,在行政區域上屬四座里, 昔日稱之為<四座屋庄> 四座屋又稱「廣和莊」,是指昔日由四家人開墾故名之。<四座屋>的說法有點類似於<九塊厝>< […]
吳濁流(1900-1976),本名吳建田,生於新竹縣新埔鎮,台灣著名詩人、教師、記者、小說家。以《亞細亞的孤兒》、《無花果》、《台灣連翹》等長篇批判小說聞名。曾旅居苗栗及南京,後移居北市。臺北師範畢業,栗社詩人,為台灣二次大戰後重要的文學作家….. 吳濁流生長於日治時期,從小接受日本教育,雖然如此,其著作屢屢充滿著中國民族意識。 大正九年(1920)畢業於臺北師範學校,後因發表文章,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