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村 大崙 游家古厝
大村鄉舊稱燕霧大庄或燕霧內庄,清雍正年間隸屬彰化縣燕霧堡,到乾隆年間將大分出為燕霧上堡, 光緒十三年(1887)屬台灣府彰化縣燕霧上堡。 日治時期明治二十八年(1895),改屬台灣縣彰化出張所轄下燕霧上堡, 明治三十年(1897)改編為臺中縣員林辦務署燕霧上堡,到了明治三十四年(1901)再改隸為 彰化聽員林支應燕霧上堡,明治四十一年(1909)為台中廳員林支廳燕霧上堡。 直到大正九年(1920) […]
大村鄉舊稱燕霧大庄或燕霧內庄,清雍正年間隸屬彰化縣燕霧堡,到乾隆年間將大分出為燕霧上堡, 光緒十三年(1887)屬台灣府彰化縣燕霧上堡。 日治時期明治二十八年(1895),改屬台灣縣彰化出張所轄下燕霧上堡, 明治三十年(1897)改編為臺中縣員林辦務署燕霧上堡,到了明治三十四年(1901)再改隸為 彰化聽員林支應燕霧上堡,明治四十一年(1909)為台中廳員林支廳燕霧上堡。 直到大正九年(1920) […]
「陜西村」原名「陜西庄」,位於彰化平原的秀水鄉,此處溪流蜿蜒,修竹蒼翠,頗富田園之勝。 陜西村現有居民400戶約1600人,村民60%都姓林,其餘多姓張、李、吳等。 相傳300多年前,民族英雄鄭成功舉兵收復台灣時,有72位將士隨同征戰,其中有一位叫做「馬信」的陜西籍 部將,曾經當過清朝台州的守將,後來投效鄭成功反清復明。 當年,馬信率部從彰化的鹿港登陸,之後進駐秀水即現在的陜西村一帶。 在當地,他 […]
秀水原名透水,有清水混入濁水溪之意,清朝嘉慶年間將左字邊刪去,改稱秀水,相沿至今, 在清朝雍正之前,係馬芝鄰社原住民所居住之地,雍正年初閩人自泉州,南安,晉江,漳州等地遷入開拓, 至乾隆初年,逐漸形成部落,稱馬興,馬鳴山,安東,埔姜崙,曾厝,下崙等六庄, 因原係馬芝鄰社民所居,故總稱為馬芝堡,屬彰化縣轄, 日治初期隸屬台中縣彰化支廳,至1897年改隸台中縣鹿港辦務署,1901年廢縣改廳歸彰化廳鹿港 […]
益源大厝為臺灣少數保存完整的大宅之一,規模僅次於板橋林家與霧峰林家宅邸。 其平面共分三進,並向兩旁護龍不斷擴張,使得中央獨立的正廳,居於層層包圍的四合院中, 形成具有防衛功能的大莊園。 馬興陳宅,又稱為益源古厝、益源大厝,台灣三大古厝之一。 大厝佔地3000餘坪,兩旁約6000坪,為陳姓渡臺開基祖文德公大房榮華公於道光年建, 是彰化縣內最大古宅,目前大致都保持完整。 之前曾數度前往均因未逢其固定開 […]
彰化一帶早期為隸屬平埔族的巴布薩族半線社活動場域,舊稱「半線」,後明鄭部將劉國軒屯兵 鎮壓原住民,在軍隊保護下,漢人陸續到來,開鑿水利,人口漸聚,發展出村落街巷,因居南北交通 要衝,每當民變動亂,首當其衝。之後地方官員植竹為城,略作防衛之用,因有「竹城」雅稱。 1683年,施琅攻台,明正朔亡,台灣進入清領時期,全台設一府三縣,此地隸屬諸羅縣管轄。 漢人較具規模的屯墾予焉開始,相繼有福建人施世榜、吳 […]
東光村的舊地名原為「木屐蘭社」,是日治時期日月潭七社之一(水社、頭社、社仔社、蘭社、審鹿社、福骨社)。光復後改名東光村,因風光明媚,可見旭日東昇之美景,而得名「東光」。東光村也是魚池鄉13個村庄中,保有較完整傳統閩漢民居建築最多的村落。 從東光派出所對面慶隆巷進入會先經過4號,左轉到底,即是1號宅的「燉源堂」….. 洪宅「燉源堂」建於日治石期大正五年(1916),由洪氏三十世洪長遠興築 […]
牛眠山潘姓家族為平埔族後代,古厝建於昭和三年(1928),相傳建造古厝之師傅和鐵山黃家是同一批人,黃家完工後,接續構築潘家,兩宅之格局及手法類似。潘宅彩繪出自石岡匠師劉沛然之手,師傅在潘宅建造時一住三年,充裕的時間下,留下相當精彩的彩繪作品….. 嘉慶、道光年間,發生了台灣史上最為人熟知的平埔族群大遷徙, 十八世紀未的巴宰族岸裡社人,由於競爭岸裡社通事失敗而率領支持者組成跨社群開墾 […]
埔里鎮同聲里舊名「茄苳腳」,那是因為當地有一棟樹齡一千多年茄苳巨木而得名,樹下建有一間土地公廟「興南宮」,相當古拙;另外在土地廟旁還有一間小祠,祀茄苳樹王公,並塑有神像供奉之,是埔里地區將樹木信仰具體化的一處,頗具特色。 茄苳腳,因有一顆樹齡一千二百多年的茄苳老樹而得名。 茄冬樹所在之處因涉及土地糾紛,因此土地廟和樹王公祠最近都從樹下往南遷移約十公尺,在南安路另建新廟,至於茄苳樹所在之處已圈在圍牆 […]
愛蘭台地長約五公里、南北最寬處兩公里、最窄處僅250公尺、的狹長型台地。鐵山社區正位於愛蘭台地上,為巴宰族豐原岸裡大社四群之一的阿里史社,於道光三年遷入埔里所建立的聚落,所以鐵山社區,是具有平埔族色彩的社區。 鐵山社區包含了阿里史,鐵尖山等區域,距埔里街區約四三○至四四○公尺間,因高位盆地面下段被切割,其河階面平坦與四周河床間以河階崖屹立高起,狀如打鐵店之鐵砧,故初稱為「鐵砧山」,後諧音稱為「鐵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