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 海豐 鄭家古厝
康熙二十六年(1687)時,漢人開始大規模開發屏東平原。廣東嘉應州之鎮平、平遠、 興寧、 長樂等縣份的客家人紛紛移入臺灣,本想在臺南府治附近拓殖,可是大多已被河洛人所占據, 已無空地。 後來,知悉下淡水溪東岸流域,還有尚未開墾的草地,於是相率移居該地,協力開墾。 根據雍正年間纂修的〔臺灣輿圖〕,當時屏東平原既已出現幾個聚落如下: 「下六根庄」、「姜園庄」、「上六根庄」、「新東勢庄」、「新北勢庄」、 […]
康熙二十六年(1687)時,漢人開始大規模開發屏東平原。廣東嘉應州之鎮平、平遠、 興寧、 長樂等縣份的客家人紛紛移入臺灣,本想在臺南府治附近拓殖,可是大多已被河洛人所占據, 已無空地。 後來,知悉下淡水溪東岸流域,還有尚未開墾的草地,於是相率移居該地,協力開墾。 根據雍正年間纂修的〔臺灣輿圖〕,當時屏東平原既已出現幾個聚落如下: 「下六根庄」、「姜園庄」、「上六根庄」、「新東勢庄」、「新北勢庄」、 […]
陳悅記祖宅,俗稱老師府。位於大龍峒附近,為當地的陳氏家族祠廟。 該祠廟始建於19世紀初,本為兩座閩式四合院結合成的民宅,建造人為陳遜言, 「陳悅記」並非人名,而是陳家家譜的公業統號。 據大龍峒陳氏「渡台始祖文瀾公族譜」,陳氏先祖為福建泉州同安登瀛人, 文瀾公乃渡台始祖,於乾隆四十五年﹝西元1783年﹞渡海來台,卜居淡水懸壺濟世,始創家業。 陳文瀾生有三子,長子遜言,次子遜朗,三子遜陶。 陳 […]
淡水公司田溪一帶舊名「大庄」,可說是漢人在北台灣最早的開墾地,最早可追溯至荷據時期。 公司田溪共有七個水源支流,主流源於大屯山下,流經楓樹湖、大溪橋、泉州厝、口湖子、下水 尾仔、虎頭山、風空口、公司田橋、崁腳、賣菜崎、大庄,經港仔坪注入海。 程氏古厝即建於大庄埔。 此地開發極早,據荷蘭《熱蘭遮城日記》的記載: 西元1648年已吸引閩南人來此開墾,因此有 「公司田」及「公司田溪」的名稱。 程氏古厝創 […]
八里「挖子尾」一帶為漢人來台開發較早的地區,清初因水深即為船隻停泊之處所, 後來由於淡水河口淤積嚴重,清乾隆末期即逐漸沒落。 清朝末年,八里坌與滬尾之間共有5條渡船路線,由西而東分別為挖仔尾至油車口、 挖仔尾至滬尾街、八里坌街仔(渡船頭)至滬尾街、蛇仔形至竹圍、獅仔頭至干豆門(關渡)等, 以舢板為渡河工具聯絡南北兩岸….. 直到民國58年時,縣政府為便於管理,乃訂定安全標準與 經營規模 […]
舊北投原為平埔族北投社之地,迄今仍有叫做「番仔厝」的聚落,在於十信商工的對面。 該聚落的住民以姓潘者為多,供奉「池府王爺」,又稱為「番仔王爺」。 北投區的世居住民,最初雖有漳州人,後來由今之景美遷來很多泉州安溪之移民,而成為 安溪人地區,陳姓為最大姓氏。 舊北投和忠義,都建有陳氏的宗祠。忠義就是昔日平埔族嗄嘮別社的故地。 北投區的安溪移民,皆信仰保儀大夫和保儀尊王,即張巡和許遠。 康熙末年到乾 […]
明志書院,台灣北部第一所書院。清乾隆26年(1761),客家籍貢生胡焯猷(福建汀州永定人) 開墾新莊平原有成,捐設義學於新庄山腳(今新北市泰山區),乾隆28年,淡水同知胡邦翰改建義學 為明志書院;乾隆四十六年(1781),另建明志書院於淡水廳治(今新竹市),原書院改為義學。 尚存殘跡的泰山明志書院已重修整建,位於新竹的明志書院則於日治時期市區改正開闢道路(今 西大路)而拆毀。 […]
原籍福建泉州同安縣的兌山地區的李氏家族,先祖跟隨清代前期移民朝來到台灣,於蘆洲一帶落腳, 最初之舊宅為中路18番之簡易茅草厝,李家第一代以李正一(公正公)先生為主,以農耕白手起家; 第二代則以次子李清水(濯夫公)先生為主,除維持耕作勤儉持家更學習讀書識字,使家族農地規模壯大 並由佃農成為地主,更於1860年擔任蘆洲湧蓮寺執事,專為鄉民排解糾紛,自此成為書香世家; 而第三代李樹華(士實公)先生因十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