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頭 五里林 楊家古厝
東林里位於橋頭區境內北端,原與隔壁西林里在日治時期為同一聚落,名為五里林; 民國34年台灣光復之後,始分為東、西林兩村。 東林里自1688年開始有人移入拓墾起, 至1895年 里民皆從事農業墾殖,且地形封閉、缺水,故里民生活艱苦,加上本里位於典寶溪中游,溪水每年 於颱風季節豪雨不斷,經常患濫成災,真是民不聊生,所以又俗稱為水流庄。 最早進入五里林地區開墾者,首推陸姓及鐘姓(約當康熙時期)後為黃姓( […]
東林里位於橋頭區境內北端,原與隔壁西林里在日治時期為同一聚落,名為五里林; 民國34年台灣光復之後,始分為東、西林兩村。 東林里自1688年開始有人移入拓墾起, 至1895年 里民皆從事農業墾殖,且地形封閉、缺水,故里民生活艱苦,加上本里位於典寶溪中游,溪水每年 於颱風季節豪雨不斷,經常患濫成災,真是民不聊生,所以又俗稱為水流庄。 最早進入五里林地區開墾者,首推陸姓及鐘姓(約當康熙時期)後為黃姓( […]
橋頭中崎地區有句俗諺說:「有中崎厝、無中崎富,有中崎富、無中崎厝。」 意思是說擁有中崎厝的主人,其富庶無人可敵。相同的形容詞也曾出現在一些閩南聚落。 相傳中崎厝號稱是「九包五,三落百二門」的巨宅,為中崎黃家所有。 中崎古稱中衝崎,是明鄭屯田要塞,也是橋頭最早開發聚落之一。 當年中崎曾為內陸港,經由中崎溪可以通到萬丹港和蟯港,也就是今日的援中港附近出海。 中崎黃家從事貿易,極盛時期曾擁有七艘船,可謂 […]
位於翠屏路巷內的許厝是大社已故農會總幹事許泉興祖居,約建於明治四十三年(1910), 一條龍正身三開間,兩層磚造樓房。 也是大社望族許山益(山益為其業號)之故居。 許厝位於大社翠屏路三巷12號,厝身已完全埋沒新式的樓房建築之後。為獨棟的二樓磚木建築, 閩南語俗稱「樓仔厝」, 形制為三開間一字形樓房住宅,一樓帶亭仔腳,而二樓簷廊則採出挑設計, 以象為造形的斗拱,雕飾精美。 而陽台以綠釉瓶欄裝飾,樑坊 […]
明朝末年,大社一帶到處一片荒地,只有今翠屏、三奶、觀音、神農所在地零零散散的住著幾戶人家。 今三奶壇(碧雲宮)前面,當時有一棵枝葉茂盛的古榕樹,據說有一個人正好路過那個地方,累了 在榕樹下休息,順手把隨身攜帶「三奶夫人」的香火掛在樹枝上,離開的時候竟然忘記帶走。 從此以後,奇怪的事情發生了,每天夜晚,鄉民們都會看到掛在古榕樹的香火發出一片耀眼的紅光, 非常美麗,大家都以為那是三奶夫人的顯靈,要來保 […]
大寮於清代隸屬鳳山下淡水溪,因溪埔土質肥沃,居民紛紛屯墾,並以蔗糖建寮,共分四處: 溪埔寮、潮州寮、頂大寮、下大寮,後來四寮合一,稱為大寮。 溪寮村舊名溪埔寮仔,迄今老一輩人多數沿用舊名,據了解,係因不少人在溪埔地搭寮養鴨而得名。 中庄村內一、二鄰舊打鐵店,如今當地少數人仍以打鐵營生,三、四鄰的方厝則因全部均為方姓族 人集居而命名。位在鳳祥大橋附近的義和村,俗稱磚仔窯。昔日該地區以製磚工廠眾多而得 […]
根據林家祖譜記載: 乾隆五十年,先祖朴直公由 原籍福建漳州詔安攜弟訪官至梧棲登岸, 最後擇居 潭子附近附近,定居之後,朴直公購田,耕種兼營商,無奈蓽路藍縷,家境不豐。 清咸豐六年至同治二年,中原正直太平天國之亂,朴直公之孫林 其中受霧峰林文察徵詔充任鄉勇, 隨其征討福建, 由於膽識過人,驍勇善戰,遂官詔榮封「二品昭勇 將軍」,是為中部地區著名的 征討太平天國的「十八老」之一, 林其中返台後,因得到 […]
位於潭子鄉潭富路二段八十八的摘星山莊,由清昭勇將軍林其中於清同治十年(1871)起建, 至光緒五年(1879)完工,是一座兩進多護龍的合院式傳統民居建築。 林其中,字樂卿,號在矣,生於道光十二年(1832),弱冠從軍,任鄉勇,咸豐四年(1854) 隨霧峰林文察赴福建,歷經建陽、建德、汀州等諸役,太平天國之役又隨軍入浙,屢建奇功,時人 稱為「大老」,是傳說中臺灣助平太平天國之役十八大老之一。 同治二 […]
大樹興田里舊名「田寮仔」,相傳先民於道光年間,由福建漳州及靖安等地遷入。 初期為開墾時方便,於其地建築茅寮,遂以「田寮仔」為名, 後因種植麻竹筍而聞名,又稱為「麻竹園寮」。 居民多屬閩籍,以務農為主。 北接統嶺里,西鄰大社區,南連三和里、溪埔里,東臨高屏溪。 目前全里境內包括:仙坑、麻竹園、田寮仔、興化廍山頂、新興等五個聚落。 光復後因里境最大的兩個聚落為「田寮仔」與「興化廍山頂」,加上「興」字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