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台地為石門溪所沖積而成的沖積扇平原。
但在石門溪上游發生河川襲奪後,桃園台地的河流多荒溪型河流,
而缺乏穩定供應的水源。
因此清代墾民在入墾桃園台地後,多以興建埤塘來供應
灌溉所需的水源,但仍無法完全掙脫「看天田」的困境。
清代桃園台地的水利事業多為墾民自己修築。
如乾隆13年(1748),霄里社通事知母六曾和漢人墾戶薛奇隆
共同修築霄裡大圳來灌溉今日龍潭一地,
其後又修築靈潭埤(今龍潭大池),蓄水灌溉龍潭一地。
大正5年(1916),
八田與一和狩野三郎引大漢溪溪水,以官民合資的方式,
人工開鑿桃園大圳,並於大正13年(1924)竣工。
竣工後,八田與一繼續研究在石門峽谷建壩蓄水之可行性,
並在昭和4年(1929)發表「昭和水利事業計劃」,
並開始著手對大漢溪進行水文調查和地質探勘。
但因戰爭隨即爆發,未付諸實施。
國三十四年(1945),陳誠來臺時曾赴石門遊覽,
有了興建水庫之意,但因戰爭影響延至1950年後才開始從事地質、
水文、農業經濟的調查及工程成本的估計。
民國四十四年(1955),
政府核准石門水庫工程定案計畫,開始動工。
1961年石門水庫大壩興建工程。
石門水庫正式竣工。
主要工程可分為大壩、溢洪道、排洪隧道、電廠、後池及
後池堰、石門大圳及桃園大圳進水口等結構物。
水庫建設完畢之後,具有灌溉、發電、
給水、防洪、觀光等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