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港一帶往昔屬平埔族原住民巴布薩族(Babuza)馬芝遴社社域,
福興鄉今仍留有番社村、番婆村、社尾村及十五番(鎮平村)等地名。
福興鄉漢人移民多半來自福建省泉州府(泉州、廈門)一帶,
遠自明末清初,鹿港繁榮時期,陸續由鹿港及王功一帶港口進入福興,
有些跟隨延平郡王鄭成功來台,初住沿海,漸入鄉內,開荒墾殖。
至雍正年間,台灣、福建兩地人民來往較密,戶口逐年增加,擴散分佈於
現在的福興鄉。
清朝末年,福興鄉隸屬於彰化縣馬芝遴堡。
明治28年(1895)隸屬台灣縣彰化出張所(後改為鹿港出張所)馬芝堡,
明治42年(1909),又改隸台中廳鹿港支廳馬芝堡,轄內分洪堀寮、頂厝、番社三區。
大正9年(1920)十月官製革新實施地方自治,除秀厝、西勢、同安、
三和、鎮平、麥厝、廈粘、頂粘自有住所番地之外,
餘番地統稱為台中州彰化郡福興庄,各庄設有保甲。
日治時期的台中州彰化郡福興庄,
庄役場設於福興,管轄番社、橋頭、外埔、外中、三汴頭、大崙、
菜園角、福興、洪堀寮、鎮平、管嶼厝等11個大字,
及秀厝、西勢、同安、三和、阿力、麥嶼厝、粘厝等小字。
外中位番花路旁,地名由來可能是指在中庄外荒埔地的村落。
村內有中庄、車頭、東勢頭、六柱內、王厝、三分仔等聚落;
廟宇則有石敢當廟、清修岩等。
外中除了是全台聞名的豌豆集散市場,
附近農田種植糯米,
村中的米商梁金池,素有「糯米大王」之稱,
近年來成立金池書院,回饋地方學童……….
此村住民多為梁姓,
最華麗的三合院當屬這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