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康熙六十一年巡視台灣御史黃淑璥所著之《番俗雜記》中有云:
「由雞籠山後,山朝社、蛤仔難、直加宣、卑南上,
民人耕種樵採所不及,往來者鮮矣。」
乾隆年間出版之《台灣府志》中亦云:
「山朝山南,為蛤仔難三十六社,生蕃所居,人跡罕到。」
文中的山朝山應係指三貂嶺, 位於山朝山山腳下的番社, 就被稱為是山朝社。
亦 即三貂社…….. 不過,三貂社並不是一個人數達三百以上的單一聚落,
而是以聚落群狀態,分布在雙溪下游到河口的地區。
另外,也及於部分海岸地帶。
三貂社本名為「基瓦諾灣社」(Kivanowan﹞。千百年來,該族便居住於此,
過著以漁業為主,狩獵、農業為輔的生活。
相傳在明天啟6年(1626) 5月,一艘西班牙船隻行經台灣東北角一海灣,船上水手見到海岬
外伸和三座小峰比鄰排列,恰似其故鄉聖地牙哥城,遂稱此地為「Santiago」,
後來被當地人音譯為「三貂角」。
因此,三貂角灣附近的部落便稱為三貂社或山朝社。
貂山古道是昔時聯絡雙溪與九份金瓜石地區之要道,
從本區三貂里一直到九份樹梅坪山區。
光緒廿四年(1898)因溪流中發現砂金
,繼而溯源自瑞芳樹梅坪山至雙溪牡丹坑山發現金脈,
自此採礦者趨之若騖,先後築造運送礦產之輕便車道,以及興建礦務所、醫療站等設施。
此路亦成為先民往來瑞芳、九份與雙溪牡丹從事買賣、工作必經之路。
雙溪是一山城,居民世代以農為業,一些日常用品皆需靠外地,
鄰近的九份即是雙溪居民交易買賣中心,而早期交通不便,對外只能靠雙腳行遍天下,
所以貂山古道的重要性不喻則明。因此,位於基隆、九份、金瓜石一帶的山脈,
包括基隆山、九份、金瓜石、武丹坑、草山、雞母嶺等一帶
大都可歸納為貂山範疇。
從基隆窗嶺東望,是欣賞曉日從貂山升起之壯麗;
因時而異,呈現多變景況,
竊以為「貂山曉日」可膺八景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