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發展史上,常常提到「一府二鹿三艋舺」,
「艋舺」就是目前的台北市萬華區,「艋舺」本身就是平埔族指的獨木舟。
在萬華有一條天然圳溝堀仔頭,堀仔頭位於萬華區南邊,從前都是沼澤地,
所以平埔族人稱這個沼澤地叫做「加蚋仔」,這一帶有六個聚落(庒)。
加蚋仔,有很多紅磚古厝、老樹,聚落有水圳及自然湧泉。
經過文史工作者的研究,堀仔頭水圳長達一、兩公里,從新店溪帶來的
湧泉活水,滋養了在地人;
過去這些湧泉用來水孵豆芽,並有了「豆芽巷」的美名;
由於新店溪氾濫帶來了沃土,沿岸一度外銷茶葉,也有水稻田。
加蚋仔由Ketagalan(凱達格蘭)之略稱gara而來,意思為「沼澤」。
漢人開發最早可追溯到約1700年楊姓閩人入墾。
本區多沙質土,土壤鬆浮,多生產甘蔗、花卉、蔬菜、薯瓜等供應
艋舺、大龍峒、古亭等都市聚落,
其中楊埤開設之糖廍,對發展有重大貢獻。
雙園區為臺北市舊行政區之一,
區名源自區內地名東園町、西園町,位於臺北市西南端。
區內皆為平原地形,新店溪沿岸地勢低窪,後修築雙園堤防治理。
1990年裁撤併入新設之萬華區、中正區。
荷蘭統治時期、清領初期皆記為巴賽族「雷里社」活動區域。
乾隆5年(1740) 屬淡水海防廳淡水保大加蠟庄。嘉慶年間改隸淡水廳大加蠟堡。
同治年間屬擺接堡加蠟庄、大加蠟堡艋舺下崁庄、番社雷里社。
1879年屬臺北府淡水縣擺接堡加蚋仔庄、大加蠟堡下崁庄。
日治初期原臺北府改設臺北縣,1901年臺北縣裁撤,改隸臺北廳。
1909年屬臺北廳直轄古亭村區之擺接堡加蚋仔庄、大加蚋堡下崁庄。
1920年臺北州及臺北市設立,庄改制為大字。
1922年(大正11年)町名改正,因加蚋仔有許多田園,
故以現今東園街作為界線,西側為西園町,
東側為東園町、馬場町,
戰後將東、西園合為「雙園」取為區名。
位於西園路二段巷內的陳厝,
極可能是萬華地區僅存少數的古厝之一,
兩年前探訪時做了紀錄;
現況不知如何 ?
安在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