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_3771.JPG - 口湖  宜梧地區傳統民居

口湖鄉屬雲林縣,位於雲林縣西南角,西邊臨海。

舊屬尖山堡管轄,地名源於清代。因濱臨一大潟湖「象苓湖」

(苓湖、象鼻湖)的出入口而得名。

PB230005.JPG - 口湖  宜梧地區傳統民居
PB230006.JPG - 口湖  宜梧地區傳統民居
PB230007.JPG - 口湖  宜梧地區傳統民居
PB230008.JPG - 口湖  宜梧地區傳統民居
PB230009.JPG - 口湖  宜梧地區傳統民居

清雍正十二年(1734)本鄕與鄰近四湖鄉、水林鄕一部

份合屬於諸羅縣(今嘉義)尖山堡。清光緒十三年(1887)設雲林縣,

本鄉與四湖鄕一帶稱象苓湖,仍屬尖山堡。

PB230016.JPG - 口湖  宜梧地區傳統民居
PB230017.JPG - 口湖  宜梧地區傳統民居
PB230018.JPG - 口湖  宜梧地區傳統民居
PB230070.JPG - 口湖  宜梧地區傳統民居
PB230071.JPG - 口湖  宜梧地區傳統民居

日治時期大正九年(1920)十月設庄役場,名為口湖庄,屬臺南州北港郡。

光復後隸屬於臺南縣,稱臺南縣北港區口湖鄉。

民國三十九年行政區域重新劃分,

改稱雲林縣口湖鄉迄今……….

PB230010.JPG - 口湖  宜梧地區傳統民居
PB230011.JPG - 口湖  宜梧地區傳統民居
PB230014.JPG - 口湖  宜梧地區傳統民居

 

本地開發歷史比起本縣其他鄉鎮,屬於開發較晚之地區,

究其原因乃與生態環境息息相關,

在清康、雍年代之前,境內大部分都還是離岸沙洲及潟湖,

在漢人尚未入墾前,少部分陸化的海埔地乃為

洪雅平埔族南社活動的社域。

PB230012.JPG - 口湖  宜梧地區傳統民居
PB230013.JPG - 口湖  宜梧地區傳統民居

 

康熙末年閩人陳姓任墾首,招漳、泉佃人開墾尖山堡,奠定基礎。

乾隆三十年(1765),漳人開拓椬梧、謝厝寮、蚵寮、牛尿港、下崙。

乾隆五十年(1785),漳人墾外埔、水井、下湖口,泉人開拓口湖。

DSC_3768.JPG - 口湖  宜梧地區傳統民居
DSC_3769.JPG - 口湖  宜梧地區傳統民居
DSC_3770.JPG - 口湖  宜梧地區傳統民居
DSC_3771.JPG - 口湖  宜梧地區傳統民居

道光二十年(1840)姚瑩所撰《臺灣十七口海防圖說》記載:

「……嘉義縣西北十公里海口有樹苓湖,又名象鼻湖,

北距五條港二十八里,南距猴樹港(今東石港)十餘里;

外有西沙汕二道,若斷若續,內匯為湖,上下三十餘里,以五條港為上湖,

樹苓湖為下湖,湖內水深丈七、八至四、五不等,自岸至口湖約逾十里,潮入時一

片汪洋,潮退至海灘至岸約五、六哩,上湖(指五條港)門口久淤,唯下湖可遊大商

船,海岸寬闊。」

清代中葉的下湖港,已經成為港口聚落。

PB230001.JPG - 口湖  宜梧地區傳統民居
PB230002.JPG - 口湖  宜梧地區傳統民居
PB230003.JPG - 口湖  宜梧地區傳統民居PB230014.JPG - 口湖  宜梧地區傳統民居

至光緒年間,本鄉全境主要聚落均已形成,

椬梧名稱由來不詳,是台灣普遍的原生樹種,生長在

河床或平地郊野,雲林縣口湖鄉椬梧地區,就是昔時

該地長有大片椬梧而得名………

DSC_3772.JPG - 口湖  宜梧地區傳統民居
PB230004.JPG - 口湖  宜梧地區傳統民居
PB230015.JPG - 口湖  宜梧地區傳統民居

全鄉大略分為口湖、下崙、金湖、宜梧等四大聚落。

從宜梧社區內留存的古厝之多看來,

宜梧應該是昔日頗為重要的聚落。


PB239994.JPG - 口湖  宜梧地區傳統民居
PB239995.JPG - 口湖  宜梧地區傳統民居
PB239996.JPG - 口湖  宜梧地區傳統民居

DSC_3788.JPG - 口湖  宜梧地區傳統民居
DSC_3789.JPG - 口湖  宜梧地區傳統民居

PB230072.JPG - 口湖  宜梧地區傳統民居

該古厝鄰近調天宮,山牆懸魚極為精緻,

按地緣關係理當亦為李姓人家,

惟其右護龍壁堵上有一洗石子英文字,

因無法解讀 (可能是姓氏),

也就無法確認是否正確 ?

PB230073.JPG - 口湖  宜梧地區傳統民居

其旁,又有一破損古厝,

從其精美程度看來,應該可說是宜梧社區內

最漂亮的古厝了……….

可惜已殘破不堪。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