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是中國廣東省下轄的地級市,位於珠江三角洲中南部,珠江出海口西岸。中山舊稱「香山」,
因境內五桂山多奇花異卉而得名。近代以來,出現了中華民國首任臨時大總統孫中山、首任國務總理
唐紹儀等名人。1925年,為紀念剛剛去世的孫中山,香山易名為「中山」。
中山古稱「香山」,據北宋《太平寰宇記》記載:「地多神仙花卉,故曰香山」。
在距今5000多年前,中山只是珠江口伶仃洋上的一個島嶼,此時就有古越族人在此漁獵。
西元前214年,秦始皇平定嶺南地區的百越之地後,中山屬南海郡番禺縣轄地。
秦朝末年,趙佗創立南越國,中山屬南越國領地。
西元前111年,漢武帝滅亡南越國,中山重回漢朝中央管轄。
秦漢時期,中山除了原先生活在此地的南越人外,開始有少量的中原人移居至此。
東晉咸和六年(331),南海郡分出東官郡,中山改為東官郡轄地。
南北朝時期的劉宋永初元年(420),東官郡改為東莞郡,中山屬東莞郡轄地。
隋開皇十年(590),中山屬寶安縣轄地。
唐至德二年(757),寶安縣更名東莞縣,中山屬東莞縣轄地。
北宋元豐五年(1082),設立香山寨,仍屬東莞縣。
南宋紹興二十二年(1152)由於持續的發展,升級為香山縣,始有縣治,隸屬廣州府。
明時,香山北部地區開始淤積成陸,此時才與廣大陸地相連…..
鴉片戰爭之後,口岸開放,香山開始有學生出國留學,其中一部分如:孫中山、唐紹儀、
楊仙逸、容閎、蘇曼殊等日後成為了中國近代史上的重要人士。
香山也有不少人外出從商,在1830年至1900年70餘年間,上海、香港、廣州、天津
、漢口、九江各商埠四家英國洋行的買辦中,中山人佔了九成,其中知名的洋行買辦有
唐廷樞、徐潤、鄭觀應等人, 可謂人材薈萃….。
民國十四年(1925)3月,中華民國首任臨時大總統孫中山先生逝世。
同年4月,當時位於廣州的中華民國陸海軍大元帥府為紀念孫中山,決定將孫中山的故鄉
香山縣易名為中山縣。
昔日的香山縣主要範圍包括今日廣東省之中山市、珠海市與澳門等地。
翠亨村本是一個貧脊的農村,因孫中山的為國為民, 使其成為家喻戶曉的一個村落…..
翠亨村在南朗鎮東南, 東臨珠江口伶仃洋,與珠海市淇澳島隔海相望,
南連珠海市金鼎鎮,西靠五桂山,東北與崖口村相鄰。
據傳清康熙年間,蔡姓人在此建村,因地處山坑旁,故名蔡坑。
後人見該村山林蒼翠,坑水潺潺,風景優美,且方言:蔡與翠、坑與亨諧音,
又寓意萬事亨通,故於清道光初年改稱為翠亨,沿用至今。
建村之時,為了防犯盜匪,全村曾建立圍牆以及四個閘門,現倖存兩個。
翠亨村、崖口村、下沙村、石門4村成立翠亨村鎮,後併入南朗鎮。
參觀了孫中山故居,從後門可走進以麻石板鋪地的小巷。
小巷兩邊排列青磚牆、麻石腳的民居,有著屋舍的外牆是以蠔殼所築成,
這種「蠔殼牆」,是珠江三角洲沿海地區村宅的一大特色。
翠亨村內保留了十余座民居,還有藥店。房屋的內部佈置各不相同,
分別展現了富戶大宅、中等人家和貧窮農戶的居室等級。
1892年孫中山先生曾在翠亨村南門試驗炸藥,
如今門上「瑞接長庚」石匾的裂縫即為當時所震裂。
走訪翠亨村,緬懷
孫中山先生當時革命之殷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