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南北官道自出竹塹城北門後,係沿今北門街水田街一路北上。
清中葉,由於竹塹郊商群集塹城北門外營業,導致北門外的水田莊隨之繁榮,並發展成街市。
其中在今之北門街從長和宮到鄭氏家廟口的街段,稱之為水田街(屬北門里);

自長和街口經中正路到今水田街16巷口的街段,則稱為水田前街,簡稱前街仔。

前街仔在中正路以西的部分,屬北門里;在中正路以東的部分,則屬水田里。
水田莊聚落形成於乾隆初年,因附近地勢平坦,水田廣闊而得名。


日治以後,於明治三十四年(1901)設新竹廳時,將水田聚落被納入北門外,歸新竹街轄;
另於北門外西北側設水田庄,歸樹林頭區轄;

自此,「水田」指涉的地域,旋擴及今東大路以西。


臺灣光復後,水田聚落繼續沿水田街向東北擴張,並和水田尾(在光田里)連成一片,
導致「水田尾」常被一般民眾納為「水田」的地域範圍。

目前,水田指涉的地域,大致從長和宮到東門大排間的北門街和水田街兩側,
分屬於北門、水田、光田三個里。

康熙三十年(1691),王世傑時年三十一歲,回籍率族人及親朋戚屬等約數十餘人渡海來台
開墾竹塹一帶,引水灌溉墾耕
從東門街到暗仔街一帶開始,接著是西門街、石坊街到棘仔腳,
最後在樹林頭庄聚居…..開啟了竹塹地區的開拓史。

清乾隆年間,竹塹的四個城門都開始出現街肆,
其中
北門街由於是從竹塹港(今竹北市新港村,今稱為舊港)登陸,直通市街中心與向外溝通
大湖口和艋舺的必經之道,所以發展成街肆。


往來於此地經商的郊商在城外興建長和宮,祭祀媽祖以護佑航運平安,也因此造就了水田街。

以衙署為中心,向外分化出許多條街道,其中以北門大街到衙署一段最為熱鬧,
一直是塹郊和地方士紳聚集之地。

所以,北門街的發展與竹塹地域社會的演變有相當密切的關係。


信步走在北門街上,雖已不見北郭園的蹤跡, 但由鄭氏家族所興建的古厝群及家廟,仍屹立街旁;
(請參閱另篇介紹)

位於巷道中土城公旁的徵士第也已於年前拆除,如今片甲不留…..


倒是在原來的徵士第後,一片高聳的圍牆內,似乎還留有一棟古厝的後進,
只是隔個高牆,無法清楚知道是誰家宗祠?

以其地理位置推測,應是北門鄭氏家族中某一房派下的宗祠建築。

(按: 鄭用錦派下的鄭如蘭,以及其子鄭拱辰,鄭肇基,鄭神寶等裔孫,在日治時期頗具影響力,
  卻未有相關之記載; 此古厝是否與此一房有關?)

隔著巷內,另一側四乎是水田吳家的勢力範圍…..

長和宮下的「天上聖母會」是當地最早的神明會,清末時的管理人吳星郎正是水田吳家派下,

水田吳家的吳金興(興德)、吳金吉(世美)、吳金鎰(世方)、吳鑾勝(文求)、吳讀記
(希文)、金祥和(吳明池)、吳榮芳(星郎)都是老抽分名單內的重要郊商,




這種身兼郊商、血緣與地緣社群等多重身份,其整合與動員是很可觀的。



如今巷道內仍保留一處「吳世美公廳」; 每年仍作為該家族祭祀的主要場所…..



 按:吳家祖籍福建安溪長泰里,裔孫 吳明池( 1875-1934)興德公派下三世五房世美支派,
    居竹塹北門外水田庄。祖父吳光銳,父吳希章,過房武博,家業金盛記。
    日治時期曾擔任保正、樹林頭區長,倡樹林頭信用組合,1915年獲頒紳章。


周邊的傳統民居也多為吳家之產業。

只是繼徵士第的拆除之後,

市區內的傳統民居,要保存看來是更加的困難了….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