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北投聚落的發展,如果從漢人的開墾移民史來說,北投地區是台灣北部最早被開發的地方。
從許多有關北投地區開拓史的研究來看
北投地區開始有原住平埔族以外
的民族進入開發,主要
是因為北投所擁有的硫磺。當
時因硫磺可以製造火藥,
跟當時的國力有非常大的關係。


康熙三十六年(1697),郁永河來台勘察硫磺礦。
經過麻少翁社(今天母一
),在今天的大磺嘴一帶找到硫磺坑,當時所採集的硫磺多銷往大陸。


清光緒十三年(1887),台灣建省,清政府於北投設立磺務分局,專司硫磺的出口,
進而促進舊北投地
區的發展


北投一帶在明萬曆年間,即有漢人抵此貿易。
據云明鄭時代有屯弁鄭長,來此墾殖,康熙中葉,有泉人洪、陳二姓人入墾,
至康熙五十一、二年間,雞籠社通事賴科來墾成莊。


陳氏一族在清初康熙末年到乾隆中葉的時間,從福建泉州府同安縣馬巷廳十二都祥豐里
封侯堡山侯亭鄉﹝簡稱侯亭﹞遷到北投定居,發展成北投地區第一大姓






著古地名考證的資料,走訪『淡北古道』,還可以找到許多的老建築;
如大
同街34 19 號的『學仔內』、大同路32 號的『陳仁隆號宗祠
、清江路113巷
21 號的『陳春記』、
清江路121 號的『仁記內

這些傳統的閩南式合院建築多與陳氏家族有關….

雖尚稱維持原貌卻多已年久失修


陳氏在侯亭時即已分為五大支派,分別是大長份、相公份、宅裡份、后普份、后壁份。
五大份現仍在舊北投比鄰而居,大長份在菁仔宅一帶,相公份大同街祖厝一帶,
宅裡份在學仔內一帶,后普份、后壁份在仁記內、瓦厝內附近。

學仔內址在北投國小左後方,係一三合院土角瓦厝,古色古香,已有一百多年歷史,
其結構仍完好如初,昔日有廣大庭園,因北投國小擴建後,後院庭園已不存。


其名稱係來自清代設立私塾教學而得名。
學仔內在清代是座著名大厝,清代有人
私採硫磺興訟,官府派員調查,則駐在此地。

明治三十五年﹝1903﹞,將八芝蘭學校北投分教場﹝即北投國小前身﹞設於此,
所以當時是北投區的教育中心。


明治四十四年(1911 ),北投設「庄役場」於「陳仁隆號宗祠」,
陳氏宗祠又稱為「陳綿隆號宗祠
」,是陳氏祖厝之一。

可惜加了雨棚,步口廊採光不佳,影響整體觀感…..





位於清江路南端與三合街二段交叉處的陳祖厝建於光緒二年,
係清江路第一座瓦厝,故稱之為「瓦厝內」。正廳上書有「紫薇高照」四字。




「仁記內」位於清江路一二一號所在,亦為陳姓袓厝之一,今為公廳。
(近來已部份拆除準備興建豪宅?)



至於「陳春記」則位於巷弄之內,
後進有兩層樓之高樓,在當時應是深具代表…..可惜已為雜物侵佔。






前往中央南路二段覓得古厝數間…..







回到立農國小對面,有一形制相當完整之三合院古厝,







依其堂號鉅鹿」來看,可以確定是魏家古厝,
只市隔著圍牆無法窺其內庭,只能欣賞其山牆泥塑之美。





看來這些傳統古厝將難以抗拒潮流,

不久的將來將陸續消失。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