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治三十年(1897),賴氏祖先長榮公由頭張遷居於今之二分埔,並建有二合院,原三合院門樓
係以土角建築,不很顯眼,大正十三年(1924) 崇仁公依唐山地理師建議,另建新門樓於舊門樓
之南,為此後家業能飛黃騰達,新門樓取名積善樓,有勉勵後世子孫行善助人之意。

三級古蹟「積善樓」,創建於日治時期的大正13年(1924),歷經4年始興建完成。
積善樓之現址,是世稱賴氏「心田五美」
後代賴長榮之發跡地,原建有一座三合院,
此樓正是該三合院之門樓…..




賴家是北屯區之大姓。

乾隆中葉,賴雲從(十五世)自祖籍地漳州府平和
心田鄉渡台,遂在三十張犁(今北屯)
從事墾荒,至乾隆50年前後,已獲得館業戶之「秦登鑑」土地份額之業權,於是從事開發
三分埔、二分埔等地。


賴氏生有五子,世稱為「五美」,現有五美堂祖厝於松竹路。

至十七世賴日貴時,由於經營有方,家聲日隆,遂援例捐貢生,並成為當時大戶之一。




賴氏「心田五美」之後代,十三房中之第九房賴長榮石,由頭張遷居於今之二分埔,
建有三合院並取名「懷德堂」,




原三合院之門樓係以土埆建築,不很顯眼,大正十三年(1924) 崇仁公依唐山地理師建議,
另建新門樓於舊門樓之南,

新門樓取名「積善樓」,有勉勵後後世子孫行善助人之意……



積善樓係從唐山聘請名家設計建造,所費不貲,其結構堅實歷經數十年仍屹立不搖,
可見當初設計建造之用心,其樑柱木料係採用福州杉木,燕尾式之屋簷使用筒仔瓦及垂簾瓦,
塑有花草,裝有鏡片,雕樑晝棟,美不勝收,門樓後上有五株高齡榕樹,盤根錯節,濃蔭蔽天
,靜坐於此,令人心曠神怡,而發思古之幽情。




 

目前積善樓為北屯區平田里松柏育樂協會辦公室,亦為該里活動中心,
提供給平田里民一個休閒、談天、聚會的好場所。






積善樓」位於台中市北屯區兒童公園對面,1999年起被市政府指定為「市定古蹟」,
所有權人賴明聰先生現將其
無償捐贈給市府,為表揚地方人士對公益不遺餘力的熱心參與,
市府特於27日上午9點在中正廳由副市長蕭家旗頒獎牌予以鼓勵。


據台中市文化局的資料記載:
積善樓
格局為三間起中間再建一層「太子樓」,而左右小巷間僅是一層樓的門樓建築;



建築工法則以「清水磚」砌建而成,屋頂為「歇山翹脊頂」,牆身屬「承重牆式」,
保有傳統建築之「歇山屋面曲線」及日據時期洗石子裝修工法,


除屋頂及出櫸的斗拱外,尚可看到西洋建築的裝飾紋樣,在一樓平樑可看到「牛腿」構件,
及檐口「牙子飾」,揉和了傳統建築、西洋建築及時尚的元素,


為中部地區少見之民宅精品。

對傳統建築有興趣的民眾,不妨走一趟,尋古之幽情。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