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神岡三角村筱雲山莊,建於同治五年(1866),在其前院東南方建有二樓式大門樓,
並在建築構造上,處處表現出書畫方面多姿多彩的作法,不但風格獨具,亦將集建築與藝術之大成。
不僅是古色古香,將古建築藝術,發揮淋漓盡致,也是台灣現有傳統建築之最佳的代表作。


 
三角仔又稱為「三閣莊」,就是現在本鄉的三角村。
乾隆三十六年,福建省漳州府邵安縣人<呂祥省> 來台,初住潭子鄉瓦遙村一帶,
後來遷居三角村,為呂氏的開基祖師。





呂家後裔<呂汝修> 於光緒年間登科舉人,建此一筱雲山莊,院內並藏書二萬多卷,
名舉人吳子光,進士邱逢甲都曾出入於此,在當時可是聲名遠播。



筱雲山莊位於大豐路116號,為神岡三角仔呂家在三角仔庄的所建立的第二座宅第,
因此又稱呂家新厝或第二公厝。

目前與相隔不到1000公尺的呂家頂瓦厝或第一公厝同列為縣定古蹟。




筱雲山莊呂氏,原籍福建漳州詔安縣。
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呂氏的北田房派下第十二世呂祥省搬眷渡台,定居於當時
彰化縣揀東上堡瓦窯仔庄(即今台中市潭子區)定居。


至乾隆五十五年(1790)驚動全台的林爽文事件之後,
十三世裔孫移居三角仔庄(今神岡區三角里)建屋定居。





同治五年(1866),<呂炳南> 為奉養張太夫人,斥資建造別業一座, 即筱雲山莊。
呂炳南有三子汝玉、汝修與汝誠,俱中秀才,舉人吳子光稱許為「海東三鳳」。


同治八年(1869)呂炳南創建「文英書院」(今岸裡國小),其後汝玉及汝修皆承繼助
光緒十四年(1888呂汝修(賡年)高中舉人,獲頒「文魁」匾額。


筱雲山莊方位座北朝南,北側有小丘陵,左側有溝渠環護,頗具風水上的意義,
在當時可說是人文薈萃,文風鼎盛…..

初建時的規模,應包括門樓,第一進篤慶堂第二進五常堂,左右各有一列護龍。
外護龍於光緒年間陸續完成,目前所見的護龍左右各有三條
總共六條護龍。




門樓附近的迎賓館則為清末或日治時期完成,到了昭和八年(1933)又完成
近代洋風建築,使之成為現存的建築群組。


山莊前方具一個燕尾脊之大型門樓作為入口導引,兼具防衛、遠眺的功能並具有
風水上的意義,門樓上具有房間,推斷為當時遭逢地方變亂,為提供兵勇及後來
守更者使用,門樓右側有一馬房,作為出遠門使用之交通工具。




筱雲山莊的建築材料多來自於福建,木頭主要以杉木、樟木為主,所用的磚塊多為
紅甓及顏只磚,石雕風格較為樸實,屬泉州白石。


木構方面,篤慶堂及正堂採穿斗式架構,屋面則以傳統閩南仰合瓦鋪設,以剪黏及
泥塑裝飾屋脊,內部裝飾則以現今仍保存有完整的交趾陶
,足以見得當時匠師技藝超群。

在整體風格上具閩、粵混和風格,「篤慶堂」前方設有一座半月池,水池具有
消防及調節氣候的作用,較接近客家風格



在左邊的護龍外,則設有曲水流殤的園林,主要功能為藏書之用。

據清末名舉人吳子光所著「筱雲軒藏書記」記載:
筱雲軒於同治年間藏書數萬卷,可與台南府城海東學院、板橋林家汲古書屋媲美。

為了保存具有豐富歷史文化與藝術價值的筱雲山莊在各房後代子孫同意下,
縣府先後辦理筱雲山莊修復工程,


目前古蹟整修中,且山莊內仍有數戶呂氏族人居民,並不對外開放。

只能在門樓外及圍牆周邊留連;

只得借重阿達碼兄的照片來窺其堂奧…..

(部份資料引用自: 319旅行事誌)


 

筱雲山莊擁有精緻的傳統建築以及二十世紀初和洋混合與近代風格之多樣設計。

可說是一座臺灣居住生活史之典型博物館。

希望在整修完成後,能有一窺究竟的機緣。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