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州人稱河川為港之習慣,
基隆共有四條溪流匯流入港灣,田寮港自東而西,蚵殼港自西而東,石硬港自南而北,
牛稠港自西北而東南,形成基隆居民四個自然生活圈,俗稱為四港門。
其中, 石硬港起源於紅淡山西南麓,並由南向北流貫紅淡山和獅球嶺之間,因河川兩岸
岩石堅硬,故名為石硬港。
石硬港的中段三坑地區過去盛產煤礦,佔全台二分之一,內段則是農耕地。
日治時期,台灣總督府將公墓、屠宰場遷移至此,
光復後又因發展鐵公路,縱貫線沿河畔興築,為該區之發展奠下了基石。
隨著廢坑與鐵公路的發展,石硬港功成身退,昔日的「河」在都市計畫中變成了「溝」。
如今只能在沿途尋找不多的歷史刻痕……
石硬港流域,自南而北可分為內、中、外石硬港。
外石硬港因為接近港口,開發較早,清代以來漸和「大基隆」連成街肆的一部分。
中石硬港的喧鬧,則由日治時代「三坑」煤礦帶來的。
如今,三坑礦區只留遺跡,輕便鐵路已改為龍安街,炭埕則是高樓林立, 形成住宅的新天地。
內石硬港在日治時期,仍屬偏僻的農耕區,人煙稀少,
所以,當時政府將屠宰場、公墓等設施遷到此地。
之後由於基隆通往臺北、宜蘭的鐵、公路線均沿石硬港河谷建造,為本地的發展奠定下基礎。
戰後,拓寬縱貫公路,廢除宜蘭鐵路支線等措施,使交通愈形便捷,
內石硬港亦由農耕區轉為住宅區。
如今,整個石硬港流域,沿公路兩側的住屋已和區連成一線。
縱貫公路,經基隆隧道至魴頂之八堵隧道止,現稱南榮路,
併行之石硬港河(今稱南榮河),兩邊坡地,清末已設置石硬港庄,
日治之初仍沿舊制,大正九年廢庄改石硬港大字,
昭和六年(1931),改訂地名,以河為界,東邊為瀧川町,西邊併同獅球嶺為堀川町,
這也是瀧川地名之由來…..
日治之後,鐵路成為快速輸送各項資源的工具,為了方便統治,日本人對於全臺進行
大規模調查,並檢討原有的鐵路設施,
經評估後,臺灣總督府鐵道部遂於大正年間進行長達數年的基隆台北間鐵路改善計畫,
將縱貫線鐵道改道至今基隆自來街、龍安街一帶,
再經八堵竹子寮隧道、八堵鐵橋、一直到五堵隧道後離開基隆。
與鐵道約略平行的縱貫公路(台五線)開通於昭和初期,
基隆隧道在南榮路之北口「蓬萊第一洞」與南口「大道如砥」,都是台灣第11任總督
<上山滿之進> 的題字,蓬萊第一洞左下角「之進」,右上方「昭和」等字樣都已遭塗掩…..
至於靠近八堵端的八堵隧道,則隱約可見留下了的「瑞氣滿洞」題額。
魴頂瀑布位於縱貫鐵路竹子嶺隧道附近,也就是今台五線的南榮公墓入口旁。
原本有片峭壁,瀑布分兩道從峭壁頂端飛躍而下,垂直落差約五十公尺。每當豪雨過後,
宛如兩條白色巨龍,氣勢壯觀。
故又稱之為「雙龍」….
清初開始,福建省漳州與泉州兩地的人口大量地移入基隆,而漳州人較早到基隆開發,
於是居住在靠海的崁仔頂(今基隆慶安宮一帶),而泉州人則較晚來開發,只好被迫往
山區發展,約住在今基隆河岸的七堵與暖暖地區一帶,
雙方主要以「魴頂」與「獅球嶺」為界。
據載清代基隆的漳泉械鬥 大致到咸豐年間始為嚴重。
其中又以咸豐元年年(1851)農曆8 月漳、泉人在魴頂械鬥最為激烈,死者高達108人,
話說昭和四年(1929),日人將位於虎仔山的基隆市公墓,移到魴頂,稱為「瀧川靈園」,
台灣光復後,改稱為「南榮公墓」。
這也是今日魴頂瀑布位於南榮公墓入口旁之原由….
如今因公路的開設及水脈的枯竭,只剩下潺潺細流,悄悄地流經集善祠旁,
過了八堵隧道來到基隆河畔……
過了八堵鐵橋,基隆河向左轉了90度,因水流速度減緩,造成堆積河岸,上游的沙金
沉積於此,當年劉銘傳的修築鐵路工人即在此淘到金沙。
「舊八堵鐵橋」是日治時期為改良基隆八堵段鐵路而建造,
戰後由於橋墩發現裂縫,更新為單孔花樑橋。
民國90年,納莉颱風之後,配合基隆河整治工程,提高原橋面1.5公尺,
新的八堵鐵橋是一座拱型式橋樑,進行改建時未採納文史工作者完整保留舊橋的建議,
將清代的橋墩拆除….. 切換新線後,又以「防汛」為由,於民國94年將舊八堵鐵橋拆解,
兩年之後舊鐵橋結構完全被支解,走入歷史。
2007年改建大型鐵橋後,八堵鐵橋拆至八堵國小校園,
加上縮小版的蒸氣火車頭,重現過往風華。
有機會該去瞧瞧…..
2014世界杯澳门盘口
为了生存而嫁人的女人,本质和妓-女没什么两样,不过是批发和零售的关系出去混**并不可怕,就怕是出去混了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混回来…
2014世界杯澳门盘口
为了生存而嫁人的女人,本质和妓-女没什么两样,不过是批发和零售的关系出去混**并不可怕,就怕是出去混了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混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