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蘭台地長約五公里、南北最寬處兩公里、最窄處僅250公尺、的狹長型台地。
鐵山社區正位於愛蘭台地上,為巴宰族豐原岸裡大社四群之一的阿里史社,於道光三年遷入
埔里所建立的聚落,所以鐵山社區,是具有平埔族色彩的社區。

鐵山社區包含了阿里史,鐵尖山等區域,距埔里街區約四三○至四四○公尺間
因高位盆地面下段被切割,其河階面平坦與四
周河床間以河階崖屹立高起,狀如打鐵店
之鐵砧,故初稱為「鐵砧山」,後諧音稱為「鐵尖山」所以才有鐵山的名稱。


 

道光三年(1823),在中部平埔族大舉遷徙埔里的洪流中,來自台中豐原一帶的二十幾戶
一百多位巴宰族人(Pazeh),沿著大甲溪與北港溪支流、新社、國姓,來到埔里,選擇地勢
優越的愛蘭台地的中段定居,並且以他們豐原原鄉的平埔語地名—-Aorahg來命名,
那就是清史所稱的「烏牛欄社」。





幾乎在同一時間也有來自東勢的族人找到台地的東邊建立Patakan(大瑪璘社)
還有來自潭子的族人在東北邊建立Lalusai(阿里史社)


這三個社名全是沿用原居地的地名來取的,統稱為「烏牛欄三社」。



愛蘭橋舊稱「烏牛欄橋」,自古即是埔里鎮的入口門戶,也是通往霧社、廬山必經橋樑,
交通位置非常重要,橋樑後來改建成混凝土橋樑並易名為「愛蘭橋」,

在九二一大地震後,二度改建並於民國91年通車,成為今日的橋貌。




愛蘭台地下有豐沛的地下泉脈,泉水源自中央山脈的地下河流,在台地的西側形成五口
品質極佳的天然湧泉。
鐵山社區福山宮下方的即是埔里酒廠製造全國聞名的紹興酒之水源,
水質甜美遠馳名,被稱為「紹興泉
」,又有「天下第一美泉」之封…..


黃家古厝,位於湧泉井邊,為清光緒年間「番秀才」望麒麟之宅第。



望麒麟原為埔里邵族番人,

光緒初前往台南考中台南孔子廟佾生,埔里人稱為「番秀才」,
傳曾因受命為清廷徵收埔里一帶之亢五租,而知名於地方,



由於望秀才無子,故獨生女望阿參招贅漢人黃敦仁為夫,為顧及兩家香火之傳遞,
生育八子中,長子姓望,其餘皆姓黃,為臺灣埔、眉族與漢人通婚典型個案。



 

據描述此宅乃望麒麟敦請興建大埔城的鎮臺總兵吳光亮代為勘查地理設計格局,故有
清代建築風格,彩繪作品與牛眠山潘宅及笳苳腳(樹王公旁)之毓蘭堂同均出自台中市
石岡鄉萬安村的客家匠師 <劉沛> 手筆。




 

大正六年(1916)埔里發生災害性大地震,黃宅也於是年倒塌,
黃敦仁先生於1916年以書信往返聘請劉沛先生擔任大木作與彩繪師,依據原始地基重新
建造大厝,於三年後1919年初才全部完成黃宅的興建。



黃家古厝位於廣興紙寮後方不遠處…..


黃宅擁有一門樓,外觀保存得相當完整,門上匾額兩側有六角形窗孔,
內部庭園造景頗為雅致,正身明間(大廳,或稱公媽廳)為穿斗式木構,有六堵彩繪,
位於金柱與童柱間的隔斷屏板,檐廊為抬樑式疊斗木構;





次間檐廊隔斷牆之檻窗材質為木構,頗為特殊,大廳正面為三關六扇門格式,
格心為玻璃,其上有橫披窗,外步棟架上有保存完好之精美彩繪及浮雕。

由於黃宅仍為私人住宅,內埕並未開放參觀,

只有借助網路上的照片,


來增加報導的可看性……

(部份照片引用自美美網)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