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至今,廣州基本上是嶺南地區的政治中心。秦末為南越國都城,漢朝時設番禺為南海郡治。
漢末郡治遷至龍灣與古壩之間(今番禺沙灣)。三國時,吳國步騭將郡治遷回番禺,設交州治所。
交廣分治後為廣州治所。晉、南北朝沿用南海郡,番禺為郡治。
隋文帝廢南海郡,置廣州總管府,後改為都督府。
唐代分全國為十道,其中嶺南道治所設在廣州。
五代時期廣州為南漢國國都。宋初復設嶺南道(後改為廣南東路),廣州為治所。
明時廣州為府城所在,由番禺縣、南海縣兩縣分管,亦為廣東承宣布政使司駐地。
清軍入關後,南明紹武帝在廣州建都,不久南明滅亡,廣州成為廣東省會。
唐代時, 廣州已形成牙城、子城和羅城的三重格局。
南漢又將興王府廣州城規劃為宮城、皇城和郭城。
宋代時在子城東擴筑東城,之后為保護新興西部商業區和外商聚居地,又擴筑了西城,形成三城格局。
1380年永嘉侯朱亮祖修建廣州城,合而為一,此后又進一步擴大市區,對舊城進行改造,并向北部和
東部延伸,加筑外城。
到清代又增修東、西兩翼城,向南拓至珠江邊,形成了廣州今天老城區的格局。
位於越秀公園小蟠龍岡上的鎮海樓(廣州博物館),又名望海樓,俗稱五層樓。
為廣州城市標誌之一。
明洪武十三年(1380),永嘉候朱亮祖擴建廣州城,將宋三城(子城、東、西兩城)合併,
並開拓北城800餘丈,城牆橫跨越秀山,在上面建一座五層高樓以壯觀瞻。
建築有雄鎮海疆之意,故名鎮海樓。
曾於嘉靖年間大修,清時毀於三藩之亂,康熙二十六年(1687)重修,民國時期被桂系軍閥所毀。
1928年重修時,將樓內木結構改為鋼筋混凝土結構,磚石牆壁基本為明代舊物。
1929年起成為廣州市市立博物院。1950年改稱廣州博物館。
樓前碑廊有歷代碑刻,右側庭院內陳列有十餘門古炮。
清代以「鎮海層樓」列為羊城八景之一。
樓內常設《廣州歷史陳列》展覽,展示廣州五、六千年來的文化、風俗和城市發展等歷程。
樓前坡崁下可見一段約200多米的古城墻,逶迤伸展,隱沒在叢林深處。
它是廣州保存的惟—一段明代城墻,迄今已有600年的歷史。
越秀山古城墻始建於明代,它和鎮海樓以及五仙觀中的嶺南第一樓被譽為「廣州明初三大古跡」,
又是廣州僅存的一段古城墻。
昔日北門的制高點,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
如今蒼涼凝重,給人一種念天地之悠悠的感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