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古稱季華。東晉隆安二年(398),剡賓國的三藏法師達毗耶舍帶了二尊銅像來到此地,
在塔坡崗上(即今塔坡街)興建佛寺,衍傳佛教。
回國後,隨著時間推移,寺宇日漸倒塌。唐朝時,這裡又變成了一片荒廢之地。
唐貞觀二年(628)某日,塔坡崗上異彩四射,鄉人奔走相告。
於是人們便齊聚起來,在塔坡崗上發掘,竟掘出三尊銅佛,搬開佛像,便有一股清泉涌出。
根據碑文記載,得知東晉曾有剡賓國僧人達毗耶舍,在此講經及建過經堂。
鄉人於是建井取水,並在崗上重建塔坡廟寺,供奉三尊銅佛。
人們認為這裡是佛家之山,於是將原有的地名季華改名為「佛山」。
這就是佛山得名的由來…..
後來,世人傳誦著這樣一句諺語:「未有佛山,先有塔坡」。
佛山也因此簡稱為「禪城」。
佛山孔廟舊稱尊孔會,是目前佛山祖廟景點的一個組成部分。
孔廟是清宣統三年(1911)由本地一批尊孔士紳集資興建的紀念性建築物佛山孔廟和尊孔活動場所,
原包括孔聖殿、會客廳、亭子和花園,佔地約2000平方米。
修復之後的孔聖殿為單檐歇山頂,面寬、進深各三間,穿斗式結構,
殿內置孔子石刻像,並於東西兩壁增嵌《孔子廟堂碑》拓本刻石。
該殿室內神龕置有孔子石刻像,是按山東曲埠孔廟的孔子石刻像拓本重刻的;
左右兩壁之上,嵌有《孔子廟堂碑》石刻,為唐代著名書法家虞世南所書碑記拓本翻刻,
上有翁方綱的考記題跋。
殿內的明間還有大型雕花硬木隔扇屏風,無形制碩大而又清雅脫俗;
該殿前檐明間檐柱花崗石柱礎亦很有特色。
孔聖殿中陳設一面珍貴的孔子描金石刻像,畫中人物為寬衣博帶,雙手上下相合佩劍行教式,
雕琢精工,其旁邊一塊華蓋上繡著萬世師表4個字。
這面石刻像是按照山東曲阜孔廟的孔子石刻像拓本重刻的,
是孔廟保存最好的一件文物。
殿內兩壁裝飾得頗有嶺南韻味,六組麒麟送子等主題磚雕鑲嵌在墻上,
在兩邊精美的漆金木雕及古色古香的彩色玻璃襯托下,更顯得古樸典雅。
孔聖殿後方的迴廊間 增設了有關簡文會、倫文敘等佛山歷代狀元、探花、榜眼;
以及近代思想家康有為、鐵道之父詹天佑、小說家吳研人等名人畫像,
為的是讓參觀者了解佛山悠久的儒學淵源,領略佛山歷史文化的風采 …..
(殿內照片拍攝品質不佳)
但凡來孔廟的人總要到孔聖殿參拜,
從而感受這裡流傳了100多年來儒學氣息。
順道一覽嶺南孔廟的建築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