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家祠,又稱陳氏書院,位於廣州市中山七路恩龍里,建於清光緒十四年至二十年間(1888-1894),

是當時廣東省七十二縣陳姓宗親合資興建的合族宗祠。

陳氏書院由黎巨林設計。作為書院,始建時用作廣東各縣陳氏子弟來省城應科舉時學習及住宿場所,

也是祭祀祖宗的宗祠。



由大小19座建築所組成的院落式建築群,而其中的建築裝飾更是集廣東建築裝飾藝術之大成,

漫步其中,可欣賞到精細的木雕、磚雕、陶塑、灰塑、繪畫和銅鐵鑄等工藝。






陳家祠是集嶺南歷代建築藝術之大成的典型代表,包括前院、西院、東院及後院。

建築深三進,廣五間,由9座廳堂、6個院落、10座廂房和長廊巷組成,建築中心是「聚賢堂」。





整個建築根據中國古建築形式美的原則,把眾多大小不同的建築物巧妙地組合布局在平面方形的

建築空間里,前後左右,嚴謹對稱,虛實相間,極富層次。






長廊、青雲巷使整個建築四通八達,庭院園林點綴其中,形成各自獨立而又相互聯繫的整體。

陳氏書院的主體建築正門兩邊的外牆上有《梁山聚義》、《梧桐杏柳鳳凰群》等6幅大型磚雕;

全院的門、窗、屏、牆、欄、樑架、屋脊等處裝飾中廣泛採用木雕、石雕、磚雕、陶塑、灰塑、

壁畫和銅鐵鑄等不同風格的工藝,



雕刻技法既有簡練粗放、又有精雕細琢,上下呼應、相得益彰。

尤具特色的還有第二進後側長廊上的柚木屏門雙面鏤雕,分別雕有歷代歷史故事和民間傳說

「三顧茅廬」、「赤壁之戰」等20幅木雕,被讚譽為「木刻鋼刀雕就的中國歷史故事長廊」。

一、二進間的院子內有石欄桿鑲嵌的鐵鑄雙通花欄板「金玉滿堂」、「三羊啟泰」 。




高低錯落兩個屋面,硬山頂封火冊牆,屋面鋪碌灰筒瓦,正梁塑花鳥、人物灰塑紋飾,

砌石灣陶塑人物瓦脊,垂脊塑壽果、蝠鼠和獅子等。




陳家祠是廣東現存宗祠建築中規模最大的一座,也是嶺南民間建築裝飾藝術最豐富的一座,

被譽為嶺南建築藝術的寶庫、『百粵冠祠』,聞名于國內外。




集嶺南建築工藝裝飾之大成,幾乎全部堂、院、廊、廳、門、窗、欄、壁、屋脊、架梁

都展示了嶺南建築的『三雕三塑』即石雕、木雕、磚雕、陶塑、泥塑、灰塑以及鐵鑄工藝的

高超技藝。



規模宏大,布局嚴謹,氣勢雄偉,裝飾巧奪天工,富麗堂皇,教人目眩神迷…..

陳家祠于1988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2年在廣州市委、市政府主辦的『新世紀羊城八景』評選活動中,

陳家祠以『古祠留芳』再次名列羊城新八景之一。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