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子地區地名來自其核心聚落名稱「社仔」,因該地從前為凱達格蘭族麻少翁社原住民的一個聚落,

故略稱為社仔。該地區因基隆河分流「番子溝」相隔而為獨立島嶼,故稱為「社子島」。


乾隆年間,隨著河沙沉積,康熙台北湖日漸消失,在今日社子地區南部,浮現了一個稱為「浪泵洲」

的沙洲。



(兌山李宅)

乾隆十九年(1754)台灣北部又發生一場大地震,使得當地的沙洲再次陷落,形成一片沼澤。

然因水位不深,當地向原住民承墾的漢人佃戶乃於利用乾季退潮水位下降之際,築堤圈田開墾。

1758年,已形成由小河道區隔的「嗄嘮別」、「中洲」、「八仙埔」三段墾地

 




在1890年前後繪製的《光緒圖冊淡水縣簡明總括圖冊》中,該地區已形成「社仔庄」、「浮洲庄」、

「中洲庄」等沙洲聚落….




社子地區的聚落隨著人口增加漸漸凝聚擴張,原只有葫蘆堵、社子等較大型的聚落,

後來,又在浮洲沙地上聚集了溪洲底、浮洲、中洲埔、浮汕尾等聚落,整個社子島傳統聚落分佈的

雛型,約在日治時期中葉便已形成,




(燕樓李宅)


 

至二次戰後,台北市湧入大批二次移民潮,選擇在地價較低廉的社子落腳,

大量興建的現代建築,打破了傳統的聚落形貌,呈現今日眼前的景觀。




 

社子島聚落的先民,大多是由社子鄰近的古聚落遷徙而來,

如溪洲底的燕樓李家,就是從昔稱金包里的金山所遷徙而來的;又如中洲埔的兌山李家、溪洲底

的謝姓大戶,是從昔稱和尚洲的蘆洲渡河遷徙而來……






 

社子島因「台北防洪計畫」實施禁建,使得多處古老建築得以留存下來,

較為著名的有中洲埔李宅、浮洲王宅、燕樓李家古厝、李和興宅等。

 



位於延平北路八段133巷15號現在尚完好留存著一幢磚造平房式三合院房屋,正見證社子地區

歷史堂號為「兌山」的李姓家族祖厝,

 

而位於延平北路七段63122號所留存的一幢磚造平房式三合院房屋,則是社子地區堂號為

「燕樓」的李姓家族的祖厝,興建的日期距今已有121年的歷史…..

 




社子地區的《燕樓李家祖譜》記載其原籍為泉州府同安縣安仁里十四都遑厝堡林伯鄉

 

浮洲王家是社子島的望族之一,亦是浮洲地區最大戶的人家。

 

由這棟華麗的古厝可以看出王家在當地的氣派。

 


 

 

 光復初期興建的李和興宅,因地理風水關係,成為社仔罕見的二樓式三合院紅磚厝。

 因為社子位於基隆河與淡水河的出海口,因此也造就了這個地方一個特別的紅樹林生態。

 




也因為有紅樹林的存在,沿著社子堤防走,可以發現水筆仔、彈塗魚以及招潮蟹等紅樹林才有

的特有生物,而再往延平北路89段進去,社子島自然鳥類生態也大有看頭,

 


 

河濱自行車道則是單車族喜愛的路線……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