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北投原為平埔族北投社之地,迄今仍有叫做「番仔厝」的聚落,在於十信商工的對面。

該聚落的住民以姓潘者為多,供奉「池府王爺」,又稱為「番仔王爺」。


北投區的世居住民,最初雖有漳州人,後來由今之景美遷來很多泉州安溪之移民,而成為

安溪人地區,陳姓為最大姓氏。

舊北投和忠義,都建有陳氏的宗祠。忠義就是昔日平埔族嗄嘮別社的故地。


北投區的安溪移民,皆信仰保儀大夫和保儀尊王,即張巡和許遠。

 



康熙末年到乾隆中葉,福建泉州侯亭陳家子孫相繼遷入北投,

因此現在菁仔內、大同街、學仔內、仁記內、瓦厝內等老宅第、老街坊,依舊以陳姓為大家,

而這也是北投早期移民同族聚落發展成村的特色。


 

陳氏家族入居北投約在清初康熙末年到乾隆中葉的時間,

其祖先係從福建泉州府同安縣馬巷廳十二都祥豐里封侯堡山侯亭鄉﹝簡稱侯亭﹞遷到北投定居。





學仔內的門就是三關六扇門,中央為兩扇板門,左右各有兩格扇,

只是中央的直櫺矮門可能因為毀壞而已拆除,現在用鐵架檔在門口。

兩側的格扇還保存著相當完整,四扇門上的?環板各有不同的花紋,極為考究。





 

學仔內的門印和門簪保存的相當完整,左福右祿取吉祥的意思。

踏進門之後,往門上一望,清晰可見雕刻文飾的門簪。



由學仔內美輪美奐的雕樓畫棟,可知陳氏家族對建築的講究;

從陳氏宗祠講究的燕尾,可知祠堂的祭祀在中國人傳統觀念的重要性,

祭祀公業的成立,也間接的維繫了宗族的凝聚力。





只是,

現在的學仔內,白蟻蛀蝕,屋瓦碎裂,斷壁殘垣再也檔不住風雨的侵襲,

 

再不好好珍惜保護,遲早有一天,終將被夷為平地。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