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港之發達,不僅在墾務之進展,
為台灣中南部貨物吞吐口之商港功能,
更為其主要原因之一。
諸羅縣志謂:「笨港:商船輳集,載五穀貨物」。
據康熙六十一年巡台御史黃叔璥所撰台海使槎錄,赤崁筆談所載,
當時近海港口,哨船可入者,只鹿耳門及南路之打狗港,北路之蚊港、
笨港、淡水港、小雞籠、八尺門等處。
如笨港比鄰之猴樹港、海豐港、二林港、三林港、鹿子港……
則僅可通杉板船而已。
又謂當時台米販運內地,北路米由笨港販運,南路米由打狗港販運,
而笨港並有小港可通鹿耳門內,即名馬沙溝是也。
由此可知笨港地理形勢之佳,
無怪漢人自始即以之為開台根據地。
康熙五十年代,當時之外九庄,經已建立土獅仔、猴樹港、
汫水港等街;大奎壁庄經已建立鹽水港街,但是商賈之輳集及市面之繁榮,
亦皆不及笨港街。
笨港得迅速發展,肇因於當地郊行林立,
郊行最大者,為經營笨港、泉州間貿易之泉州郊;
經營笨港、廈門間貿易之廈門郊、經營笨港、龍溪間貿易之龍江郊,
此外尚有糖郊、米郊、籔郊、布郊及甚多之船行、油車,
列肆之盛,不難想像。
故諸羅縣志笨港項下謂:
「臺屬近海市鎮,此為最大」。
余文儀乾隆二十九年重修臺灣府志,即云:
『笨港街,距縣三十里,
南屬打貓保,北屬大槺榔堡。
港分南北,中隔一溪,曰南街,曰北街,
舟車輻輳,百貨駢闐。』
北港街,即笨港,因在港之北。
故名北港東西南北共分八街、姻戶七十餘家。
郊行林立,廛市毘連。金、廈、南澳、安邊;澎湖商船,常出內地
載運布疋、洋油、雜貨、花金等項,來港銷售;轉販米石、芝麻、
青糖、白豆出口。
又有竹筏為洋商載運樟腦前赴安平,轉載輪船運往香港等處。
百物駢集,六時成市、貿易之盛,為雲邑冠,
俗人呼為小台灣。
當時北港街分蔡(峰山)、蔡(青陽)、許、楊、陳五大姓,
其中,峰山蔡姓所占地域最廣,從北港溪河岸以北直至中秋街、
朝天宮、橫街、打鐵街為其分布地。
亦即占據當時北港街域大約三分之二,
包括朝天宮兩翼以南全域。
因所居之地瀕北港溪岸,故掌握埠頭搬運業及出入口商貿。
賜福街、義民街一帶以西卻為漳籍陳姓氏族之居住地,
其居住笨港之歷史似很早,而且處於泉籍移民之間,
故其地緣與血緣上之團結特別強,此表現於陳姓王廟之創設。
其從事行業,由其聚居地古稱魚寮觀之,
最初應從事漁業打撈,養殖為主,
其後轉為榨油及農業種植………
北港音樂家陳哲正是達官之後,
家族五代祖陳子宜為庠生。
不知是否有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