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治時期台灣郵政三大一等局之臺北郵局,就設於靠近台北北門的現址。

 

台灣建省後, 巡撫劉銘傳曾大力提創郵政、電信新政,並在大稻埕的建昌街一帶設立郵政郵局。

並在現有該局所在之處, 一建於光緒1889年興建的一木造平房郵局。

 



 

日治之後大正初年(1913)該木造郵局連同週遭台灣總督府的下轄電信官署,因火災焚燬。

同年,該局於火災處重建郵局廳舍,不過仍為木造的臨時建物。

 



 

大正九年(1920) 末,因臨時郵局不敷使用,台灣總督府決定於原址改建台北郵局。

建造機關除了決定新造台北郵局採用鋼骨建造外,也預定將該郵局興建成當年全台灣面積及

規模最大的郵局營業場所。

 




19284月委由總督府營繕課栗山俊一設計建造的台北郵局廳舍動工,並於19304月完工。

1930年代落成的台北郵局為平面呈梯形三層樓兩大一小的配置,為折衷主義建築。

主入口坐東南朝西北,此排面達21m左右。

 

 

 

入口門廊突出且呈圓拱狀,建物正面則配置四組雙圓形古典式門柱及山牆裝飾。

外觀上使用窗洞間內立雙柱分隔窗扇且分化成兩大一小的三開間正面。

 






 

至於外牆,該建物除了使用洗石子之外,也採用了符合當時現實需求的採用淺咖啡「防空色」

的北投窯廠所產的小磁磚, 建材即清楚地說明其建造的年代(昭和)…..

 


 

這種將一小片一小片貼上去牆面的磁磚工法,在台灣亦稱為「一丁掛」或「二丁掛」。

在建物內部方面,台北郵局共是三層樓建築。面積佔該建物約四分之一的大廳挑高二層,

收頭有線腳裝飾的大柱子頂住三樓地板。

因為採近代折衷主義,內部構造採取簡化設計取向,雖然如此,柱子與大廳天花板的

古典雕刻,仍呈現極度細緻優雅。



 

 

台北郵局的二、三樓由四組對柱連貫撐起,融合埃及棕櫚葉及希臘「科林斯」柱式的風格,

上下連成一體,整體設計顯的非常特別。

 

 

台灣光復後,因不敷使用,屋頂上被加上一層,

而且入口玄關被猜拆除,換貼粗俗的大理石,是與原貌差異之處, 殊為可惜。

 



 

1992814日,內政部特地指定此郵局為國家三級古蹟。

2000年代後,該經管單位也轉變態度,積極整修與維持該古蹟以維護台北郵局廳舍的原貌。

 

不過燒製外牆磁磚的北投窯場已停產,該古蹟的外牆剝落情形無法即時獲得改善;

由於建物老舊,不時會有磁磚剝落,

 

臺北郵局已於2006年12月加裝安全防護鐵網,以維行人安全。

 


 

 

20062月臺北郵局古蹟外牆整修案業獲臺北市政府文化局審查通過,

日前古蹟建築師正就外牆修復進行細部規劃設計,期能回復舊有古典建築之風貌。

 

去年開始進行的外牆整修終於完成…..

 


 

整修完成的臺北郵局已撤除原本外牆的鐵絲網, 回復其本來面目

 

在北門周邊景觀中重新亮相…..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