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立中山女子高級中學,簡稱中山女高或中山女中,舊稱台北第三高女、北二女。
曾為北市六省中之一、台北市公立三大女子高中之一(另外兩所為北一女中、景美女中)。
該校歷史悠久,是臺灣第一所公立女子學校,為臺灣女子菁英中學之一。
明治三十年(1897),設立台灣總督府國語學校第一附屬學校女子分教場。
明治三十五年(1902),改為「台灣總督府國語學校第二附屬學校」。
1909年學校遷校至「艋舺公學校」(今老松國小)。 1910年改為「台灣總督府國語學校附屬女學校」。
大正四年(1915),遷校於艋舺(台北廳大加蚋堡艋舺後菜園街),即今天內江街台北護理學校城區部。
1919年,改為「台灣公立台北女子高等普通學校」。
1922年,改為「台北州立台北第三高等女學校」,「改正台灣教育令」發佈,
實施台、日共學制,簡稱「第三高女」。
昭和12年(1937),遷至朱厝崙與上埤頭交界一帶(今長安東路現址),
原艋舺木造本館「榮光樓」亦一併搬遷至新校區,原址改設「台北第四高女」(戰後併入臺北市
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參見舊制高等女學校 。
1945年二戰結束後,改為「臺灣省立臺北第二女子中學」。
民國44年,設立汐止分部(今新北市立秀峰高級中學國中部)。
民國47年,與北一女中、建國高中、師大附中、成功高中合辦台北五省中聯招。
民國56年,臺北市改為直轄市,方更名為「臺北市立中山女子高級中學」。
中山女中已有百年歷史之久,創校至今共歷經四次遷校,從文風鼎盛的士林新街,
到宗教 文化匯聚的艋舺老城、商業機能繁華的西門町,一路遷到農田廣袤、鷺鷥翩韆的朱厝崙
與上埤 頭交界一帶。
雖每次的遷校有其不同理由,但一路走來其發揮的功能卻始終如一,
在培育扮演 近百年來安定、繁榮臺灣社會的女子精英教育上深具貢獻……
昭和六年(1931) 六月,日本皇族賀陽宮恆憲王也前來參訪時認為校園太小而主張遷校,
加上至1932年時,由於最早 興建於此的主木構造校舍已歷經1 7 年,遭受蟻害嚴重 ;
當時的小野校長考察回台後,立即將考察所得的攝影寫真、設計圖、建築預算報告等 資料提供
當時臺北州土木課在設計學校時參考之用。
1935年10月22日由校方與保護者會決 定在上埤頭140、170 ,以 及朱厝崙164、167、
168 等番地號,面積約有 11000餘坪的農田上來作 為興建新校舍敷地。
由於整個遷校經費不貲 ; 最後是由學校保護者會發動世界 各地畢業校友, 共募得款項。
始得以解決該校有史以來最大規模新校舍興築與遷校上的財政問題,並決定在朱厝崙與上埤頭附
近重建現代化鋼筋混凝土式的校舍,
1936年新校舍破土開 工,興建今逸仙樓、敏求樓圖書館等建築物 …..
逸仙 樓建於三O年代,因此採用鋼筋混凝土構造,造型新 穎門窗比例簡潔而優美,
外觀兼具垂直與水平線條之組合,反映出那個時代的建築精神教室走 廊附有置物櫃,地板施工精良,
公認為精良的女子中學校舍。
根據當時校方表示,新 落成的校舍向北除了可遠眺聳立秀麗挺拔的大屯、七星、觀音諸峰美景,
並可就近參拜臺灣神 社尊容;向南也可望見遠方高聳入雲界的青巒連峰、雄偉的群山;向東則是
沃野連綿展開至遠 方,可以看到一望無際的清翠稻田,稻田中處處可見農民辛勤耕作之狀況,
以及水牛、白鷺 鷥、汲水龍骨車等農村景色。
如今已轉變為辦公大樓、住宅以及學校林立的商業、住宅及文教混合區,
且還在持續的被開發當中……
原本位於中山女高南側的一大片台鐵宿舍群 ,
也將在都更的浪潮之中改換面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