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前路一帶在日治早期稱作府後街;

大正十一年(1922) 台北市町名改正時命名為表町,館前路在當時也就稱為「表町通」。


三井物產株式會社舊廈是台北市市定古蹟,位於台北市中心的

館前路與襄陽路的交口路口上。




(國立台灣博物館整修期間)

該地段擁有許多日治時期遺留下來的金融機構舊址,而該建築為最古樸的一棟。

日治時期,該集團已成為當時北台灣的最大株式會社(即股份公司)。


三井物產不但與日本三菱商事及藤山集團三大資本鼎足而立,獨佔了台灣的糖業,

最重要的是三井與台灣總督府專賣局壟斷了台灣的樟腦、茶葉、煤,甚至鴉片的進出口。

1899年,三井在得到台灣樟腦與鴉片專賣權,1912年更獨佔台灣所有鴉片市場進口專賣權,

該財團於1920年台北新設立總部。



該總部就選定在當時設立許多金融機構的表町通三角窗上(今館前路與襄陽路的交叉口上)。

這地點距離當時台北驛(即台北車站)及大稻埕茶商都相當近,商業機能優越,另外也緊鄰

新公園(今二二八公園)與總督府博物館(今國立台灣博物館)等城內重要活動區域。

三井舊廈始建於大正九年(1920),為平野勇造設計,

樓高三層,轉角有一塔樓,屬於當時極為盛行的文藝復興建築樣式。


戰後1940年代整修,外推陽臺,改為裝飾風藝術風格,顯得較為簡潔。

整修後該舊廈比起緊鄰的勸業株式會社舊廈或者當時其他金融建築,造型顯得較為簡潔。

不過仍有其特色。


如同臺灣鐵道飯店和菊元百貨皆設有電梯,是當時相當現代化的建築。

現今該舊廈為臺灣土地銀行所有,為市定古蹟之一。



正對著館前路的是國立台灣博物館 ; 館前即指博物館前的意思 …..




大正二年(1913),台灣民政長官祝辰巳為紀念第四任台灣總督兒玉源太郎與民政長官後藤新平,

向民間募款籌建故兒玉總督暨後藤民政長官紀念館於原臺北大天后宮址,

委由日籍建築師野村一郎與荒木榮一設計,風格為文藝復興時期後期的古希臘多立克柱式,

外觀上綜合了巴洛克時期的建築風格,於1915年完工並遷入新址。



台灣光復後,臺灣總督府博物館改制為臺灣省博物館,隸屬於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

1949年再更名為臺灣省立博物館,隸屬於臺灣省政府。

1999年,因臺灣省政府虛級化,改由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今中華民國文化部)管理,

並改為國立臺灣博物館。



主要館藏為臺灣人文史料與自然產物,以地質、礦物、動物、植物、原住民以及

歷史的收藏為主,並且還收藏了包括農業、水產、工藝、貿易、林產等資料,

並保存近四萬件標本。

不但是臺灣歷史最久的博物館,其建物也是國定古蹟…..


館前的銅牛 , 據說是昔日台灣神社前的奉納品 ;

光復後移至該處展示 ……


銅馬則放至於鄰近二二八紀念館( 昔日的台北放送所) 處



衡陽路口的公園號酸梅湯是學生時代的深刻記憶 ;

社團好友在一番武技切磋之後 , 總會在此大口地灌上一杯濃郁的酸梅湯 …..




而南陽街內

竟也有之前未被留意的街屋建築 ?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