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館里早期又名「公館地莊」公館地的地名由來,因往昔有祖館在此故以此為名,

公館地包括有新安、燒庚寮、尾崙等小地名。光緒淡水縣時期屬芝蘭一堡公館地莊,日據台北州

時期屬七星郡士林莊第三十二堡,光復後更改設為公館里。

該里永公路路底就是昔日山西省政府主席閻錫山故居及其墓園之所在 ……


按 : 閻錫山(1883-1960),字百川、伯川,山西省五臺縣人,清末舉人,

中華民國北洋政府將軍府同武上將軍,國軍(及其前身國民革命軍)陸軍一級上將。

北洋軍閥晉系領袖。曾任行政院院長、國防部部長及總統府資政等職務。


閻錫山6歲喪母、9歲入私塾讀書、16歲協助其父閻書堂(字子明)經商。

1901年入山西武備學堂,1904年赴日本留學,入東京振武學校。

1905年,加入中國同盟會。1909年自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畢業返國,出任山西陸軍小學教官、監督。

不久應清朝行省鄉試,中舉人。任山西陸軍第二標教官,後任標統。


武昌起義發生後,山西新軍中具有新思想的軍官黃國梁、閻錫山、張瑜、溫壽泉、喬煦、

南桂馨等集會決定利用開拔命令領取武器彈藥,當天夜裡突然發難,駐紮太原城外的新軍第八十五標

第三營管帶姚以價率先從南門攻城,駐守在城內的第八十六標標統閻錫山迅即響應。


僅一夜功夫,太原全城就被起義軍占領。稍後,山西全省各州縣仿照省城相繼光復。

辛亥革命成功後,閻錫山任山西都督。

1926年國民革命軍北伐起,12月閻錫山請求加入國民革命軍。


1927年1月,蔣介石提請任命閻錫山為國民革命軍北路總司令。6月,閻錫山通電擁護三民主義,

被任命為國民革命軍第三集團軍司令,對張作霖作戰。1929年,任陸海空軍副總司令。

1930年7月,國民黨反蔣各派在北平成立了「中國國民黨部擴大會議」,

決定另組「國民政府」,閻任「國民政府」主席。


1931年9月九一八事變爆發。1931年12月,在國民黨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上,

閻錫山的中央執行委員被恢復。次年2月20日被任命為太原綏靖主任。

1937年蘆溝橋事變引發全面抗日戰爭爆發後,任第二戰區司令長官,

抗日戰爭中參與並指揮了太原會戰等諸多大小戰鬥。

之後兼山西省政府主席,掌握山西軍政大權。

1946年6月,國共內戰全面爆發,閻錫山部在山西各地進攻解放軍。

但先後遭到賀龍、聶榮臻、陳賡、王震、徐向前等解放軍部隊打擊。


1950年 12月8日閻錫山自成都飛到臺灣,短暫代理中華民國政府在台軍政。

1950年3月,蔣介石於臺灣續任總統復行視事,閻錫山隨即自行辭職,聘為總統府資政。

1960年,閻錫山病逝臺北,葬於陽明山。


故居與墓園仍由老侍衛整理維護,數十年如一日。

閻錫山故居與閻錫山墓園分別在2004年10月7日與2010年3月16日,

被臺北市政府公告為市定古蹟。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