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五年(1740)前後,漢人在北投一帶建立村莊,其中以來自漳州賴、魏及謝等三姓為主,

墾植的地區主要集中在奇哩岸(今日北投區石牌地區),所以,淡水廳志檔案記載:

「淡水開墾,自奇里岸始。」



但是由於土地的開墾問題,漢人時常與居住這個地區的北投社、奇哩岸社原住民發生衝突,

當時清朝政府為了防止爭端,並執行清廷的保障原住民政策,時任淡水廳地方長官的曾曰瑛,

基於職責所在,遂在石牌庄及磺溪庄的漢人及原住民交界處,勒石為界址,規定漢人及原住

民均不得越界滋事。

曾曰瑛先生所立的界址碑,其內文為「奉憲分府曾批斷東勢甲歸番管業界」,

這也是今日「石牌」地名的由來。



唭哩岸山蘊藏了豐富的寶藏唭哩岸石。也因為如此,又被稱為石頭山、石山。

曾經,唭哩岸一帶的居民靠著這山自給自足的活著,在農暇之餘以打石為業,農耕、打石按季節交替。

屬於沈積岩的唭哩岸石是天然的好建材,據說住起來冬暖夏涼,十分舒適。


走訪唭哩岸一帶,常常可以看到這種質地細緻、紋理優美的石頭就地取材所建蓋的屋舍。

除了民宅牆院、農村的豬舍牛棚以外,當時軍事上的基地、砲台、防空壕也可以看到它的蹤影。



據說在台北城牆建造之時,是以人力和牛車將石頭自山上搬運到目前大同電子對面的憲兵隊處,

再沿著基隆河一路水運至台北城牆。

不單單供建築之用,唭哩岸石因為本身特有的性質,亦成為物美價廉的耐火材。


唭哩岸石內含硅元素,鹼業、玻璃業均以其做為熔爐的內層,不但可以耐高溫保護爐子;且因

其係沈積岩,以致於爐內雜質非常容易清理。當時還外銷到日本、東南亞一帶,

當年的打石盛況可想而知……



東華公園涵蓋大蓋整個奇巖山的範圍 ; 山頂上還有一塊平台及涼亭 ;

唭哩岸山的山腰正是當年石頭開採的石窟所在地,

目前東華街一帶僅存可見的零星打石場實非真正的開採地。

大大小小的石窟必須經過相當的整理,才得以將其上的雜草叢木去除以為開採。

而後根據其地理位置運輸的便利性、石頭開採的難易度,決定其讓渡的價值。

十九世紀末,日人治台期間,鋪設淡水線鐵路連結台北市與淡水港,

1910年左右,在唭哩岸 山打石場旁的鐵路淡水線設置唭哩岸站,作為運送當耐高溫的

工業火爐石等的唭哩岸石之用。



1950年代,唭哩岸隸屬於陽明山管理局之北投鎮下,

1960年代 北投鎮改隸台北市,廢除唭哩岸地名改為立農。

1970年代因設立國立陽明醫學院,石窟開採終告一段落。




 

出捷運站往北,東華街二段300巷有倚唭哩岸山餘脈而立的東華公園與奇岩公園,

公園內相思樹成林,避暑遠眺皆宜。

置身於林蔭濃鬱的唭哩岸自然步道上,

風吹、草動、蝶飛、虫鳴、鳥叫、

處處充滿生氣……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