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興紡織是上海幫聞人鮑朝橒於民國三十八年,隨國民政府撤退至台灣時所創辦。據了解,鮑朝橒

和軍方關係極好,因此,中興紡織第一個自創內衣品牌名為「三槍牌」,據有深厚的軍方色彩 ;

中紡極盛時期是在民國六十年到七十年初期。



民國六十八年時,中紡三十四億元的營收,獲利即達五億元,每股盈餘達三‧五元,

和如今的科技公司相較,一點都不遜色。



民國五十年代,鮑朝橒靠紡織配額發達,曾與華隆集團創辦人翁明昌,遠東集團創辦人徐有庠,

同被紡織界尊為「上海幫」三巨頭。



在當年戰亂中倉皇離開上海的還有中興紡織鮑朝橒、上海銀行榮氏家族及太電創辦人孫法民,

另外六和棉紡宗仁卿兄弟、國豐實業陶子厚等山東籍商人也隨國民政府來台。



如今一甲子的歲月逝去,回首當年這群商人帶著由家鄉攜出的黃金、機器、技術,輾轉來到

戰後物資奇缺的台灣,這一段看似顛沛流離的過往,反而提供了這些遷台企業更佳的發展環境,

也為日後擴張成版圖橫跨海峽兩岸的大型企業集團奠下基礎。


民國七十四年,中興紡織董事長鮑朝 以六億元買下蔡辰威的興來百貨,改名中興百貨,

當時總經理徐莉玲大膽從裝潢陳設、商品結構、廣告印象等塑造獨特的中國創意風貌;

並與許多本土設計師如陳季敏、溫慶珠、呂芳智、李冠毅等國內自創服飾品牌 ……



民國七十五年,鮑朝讓二房周音喜任中紡副董事長,當時公司內部和紡織同業,即有質疑聲浪。

七十七年,周音喜坐上中紡董事長位子,成為企業界十分罕見的側室接班例子,

民國七十八年,鮑朝病逝美國。

之後,中紡在周音喜掌門下,一路走下坡,益形岌岌可危。



雪上加霜的是,紡織業自七十四年起,市況急轉直下,紗布價跌幅達三成,紡織業漸趨沒落,

周音喜卻無力帶領中紡衝破陰霾,反而一步步退守,不斷關廠、停產,

到民國八十七年,甚至以三十五億五千萬元,

出售位於台北忠孝東路、代表中紡企業形象的總部大樓。



中興紡織所有的多角化投資,也大都不成功。

鮑朝與夫人的墓就位於五股孝義路 , 墓園入口就有一對石鼓上面割有三槍牌的標誌 ;

墓園稱為高郵  鮑氏墓園 ……..又稱分金嶺 , 有一張大千題字的巨石坐鎮 ,


由墓園內的解說牌說明 : 該墓園修築於鮑朝身故之前 ,

有預留生礦的意味



在輔仁大學校校園內的朝橒樓, 建於1991年 (織品服裝大樓) 即中興紡織公司鮑故董事長朝

有鑑於該系為紡織業培育無數優秀人才,生前慷慨捐贈始得興建的大樓,

故以其名命之以之紀念。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