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中葉,台灣劃入清版圖,南部土地的開墾日漸飽和,閩粵人口密度又逐日增加,因此來台
墾荒的據點,便由昔日的南台灣,向北遷移,轉向台灣北部。
最早因八里坌位在淡水河口南岸, 利於船隻停泊,遂成為移民者最初的拓墾之地。
清雍正二年(1724)隨著墾殖拓荒的移民人數持續增多,商貿也熱絡起來,逐漸形成『八里坌街』。
雍正十年(1732),閩粵移民於此開發的路線由八里坌沿著觀音山山麓拓展到獅子頭、庚寮庄(
今 更寮)、和尚庄(今蘆洲)、新庄(今新莊)及山腳(今泰山)等處。
清代時或有所聞,先人擇葬五股獅子頭,結果子嗣旺通,風聲傳出,陸續有人葬居此地;
日治時期,觀音山以獅子頭闢為公墓地,墓葬更是集中墓葬於獅子頭一帶(據說是獅象捍門地)。
由航照圖與現地踏勘所得情況,進行推估,得知目前位於基地內的墳墓約有十多萬座以上 ,
堪稱全省最大的墓園。
獅子頭遠望眼前淡水河、基隆河美景,環繞台北盆地的大小山岳歷歷在目。
正所謂葬經在氣感篇曰:「氣乘風則散,界水則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謂之風水。
風水之法,得水為上,藏風次之」。
近處雖是滿地墓園,但建造於大正、昭和年間的墳墓隨處可見,還有不少嘉慶、道光、
光緒年間 超過百年歷史墳墓參雜其中,也有黨政要員、大企業家的墓園。
從墓碑上的「兌山」、「西亭」、「儒林」、「燕樓」、「佛嶺」、「金墩」、
「蓮溪」等, 可以想見當年先民如何漂洋過海,家族又是如何在台奮鬥及發展。
來到墓地走一趟,對人生的觀感或許有所啟發 ,透過古墳的踏查也可以很知性,
歡迎有興趣的一起來研究。
(顯祖考 諱光閤 張府君之佳城)
按: 儒林張氏開基於宋初,譜記其家族惟耕讀業,罕工商,而得稱為泉南著姓者,
則以書香繩繩藉有起家云爾。故以儒林作為村名 …
儒林即晋江磁灶镇張林村之雅稱。
儒林始祖鏡齋公,開閩延鲁公后裔也。生九子,分支九房。依次日:仁郎蓮池房,義郎上倉房,
禮郎廳上房,信郎樓下房,恭郎上方房,敬郎同安房,遜郎安溪房,讓郎漳浦房。
更難得的是張靜齋傳下各支皆蕃衍昌盛,人才代出……
(咸豐己未年 皇清顯祖妣 貞惠陳媽楊氏墓 )
(故考 諱名江淮 張府君之佳城)
( ? )
(光緒五年 清故考 諡思璇 張府君之墓 )
(顯考 諱禎定 鄭府君之佳城)
按 : 永安鄭氏,開基始祖鄭章公是宋朝開國元勳承泰公的四子,生於景德初年,
以修儒業著名,少年得志,官至光祿大夫,其三子名金紫分支到青水。
按 : 永安設縣始於明代。
景泰三年(1452),析沙縣、尤溪二縣地置永安縣,屬於延平府(府治南平)。
清代隸屬關係未變。民國初期,隸屬於建安道。 永安置縣之前為沙縣浮流司。
明正統十三年(1448),鄧茂七在沙縣二十四都(永安上坪、九龍和三元中村)、二十六都貢堡
(今貢川)發動農民起義,攻城陷府,震動朝延。次年義軍被鎮壓後。鎮守福建都督范雄、刑部右侍郎
薛希璉、巡按監察御史陳員韜先後上則朝廷,以浮流險遠,難以探制為由,請以其地另立縣治。
明景泰二年(1451)獲准,景泰三年(1452)九月,劃沙縣新嶺以南十三都之地置縣,命名為永安,
寓永遠安定之意。
抗日戰爭時期,福建省會內遷永安長達七年半之久,許多名噪一時的思想文化界人士雲集於此,
永安成為當時東南文化名城之一。
1956年永安專區撤銷後,隸屬龍巖區,1962年劃歸三明區(現為三明市)。
1984年9月永安撤縣設市,仍隸屬於三明市。
(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