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人渡台後開墾,逐步形成聚落,可反映在一些「厝」、「店」、「寮」…等地名上。

日治時期林口地區土名表(1921) 大字名有: 林口庄 ,菁埔,大南灣及小南灣

土名則包含南勢埔、員堀子、大崙、過崙子、大牛稠、竹圍子、頭湖、南勢埔尾、前庄

菁埔、中湖、湖子、後湖、漳州寮、樹林口、新寮、東湖、三塊厝、粉寮水尾嘉溪子坑、

寶斗厝坑 頂福、下福等地……


相傳乾隆年間,泉州人陳、林、李、三姓人氏渡海來台,在林口溪下游腹地落腳,

向原住民購地墾殖,漸成聚落。




本地之「湖」稱呼,皆為台地上緩起伏面間較低處的盆狀平坦地面。

因林口台地上風力強,為避風建聚落於低窪地面,故以「湖」為聚落名。




乾隆五十四年泉州人許志明率三子來此,向山胞何阿獅租墾。地高乏水,惟種大菁,故名菁埔。

「菁」為藍色的染布料,即製藍泥的植物。「菁埔」即為菁茂生之未墾埔地。



「頭湖」則是雍正、乾隆間,泉州林喜春、洪玉埤、黃宗、陳窕等向山胞何姓承購開闢。

以地為低窪坌地,居湖內各庄之南,故名之。


「中湖」為乾隆四十一年(一七七六)泉州人曾壁章、王淑娘、周揚、周朝直等,向何姓山胞租墾。

位在頭湖及後湖二莊之中,故名。

路經湖子路附近時,瞥見路旁有一棟古樸的紅磚樓屋。


走進湖子路,約十幾公尺,來到了這棟紅磚樓屋,才發現它與旁邊的三合院古厝相連,

是這棟三合院的左外護龍。


三合院的正廳門額寫著「種德居」,埕院前緣築有牆門,

洗石子的門柱,磚牆也以洗石子為牆框及牆柱, 門牆有兩款洗石子石窗圖案,

整體以傳統閩南建築為主,並搭配日治時代流行的建築風格。


三合院擁有左右雙護龍,最外側的護龍為樓仔厝,可能是後期增建的。

而左外護龍的紅磚樓屋規模最大, 其外側還有一外凸的門廊,廊柱採西洋柱式,上方陽台

的女兒牆為洗石子的欄杆, 很明顯的是日據時期流行的建築風格。




繞過紅磚樓房,又遇見另一棟更古老的「慶餘軒」古厝, 是純閩南式的三合院古厝。

「慶餘軒」的牆基為傳統民宅常見的亂石砌牆,牆體則是大塊扁磚的斗砌磚牆,整體

極為典雅,古樸迷人。





屋頂部份則因年久毀壞,改用新式建材覆蓋而稍稍減損了整體的古味。

整棟古厝最特殊之處是埕院前的門牆……

經查資料, 此兩間古厝均為林口庄庄協議員陳隆先生的祖厝



陳家先祖陳碧玉渡台後即落腳今台北縣林口鄉湖北村後湖湖子,祖厝為「種德居」及「慶餘軒」,

世代以耕讀傳家為林口地區的望族

林口觀音寺原位於台北縣林口鄉菁湖村。奉祀十八手觀世音菩薩尊像。

嘉慶辛酉年間(1801)由福建省晉江縣安海龍山寺,分靈大媽、二媽、三媽來台。



由「大坪頂」地區(五湖、五坑、龜山)信徒,恭迎大媽尊寶像由「十八坪位」輪流奉祀。

日治期間,日本政府積極推行「皇民化運動」,

禁絕本省同胞宗教活動企圖燒掉本寺尊像。

當時即由陳隆先生兄弟設法,暗中奉祀兩年多。


後來日本政府同意興建日本風格寺廟,地方士紳協議,才找到現址建寺。

該次的修建,大殿是由名匠陳己堂施作,三川殿則由廖石城操刀。

可惜均已改建……

林口鄉志中有陳隆相關之事蹟 ,

有興趣的人可以自行查閱

0

2 留言

  1. HYL 2020 年 12 月 4 日 於 下午 2:39

    我們來台祖上面有誤唷!!
    不是黃宗…
    是 黃朝宗

  2. HYL 2020 年 12 月 4 日 於 下午 2:39

    我們來台祖上面有誤唷!!
    不是黃宗…
    是 黃朝宗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