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顏家在臺的開基祖是清乾隆四十年間從福建安溪縣金田鄉遷臺的顏浩妥,
最初在大肚溪從事石材開採,後因大饑荒又回福建。
嘉慶年間,顏浩妥又帶兒子玉蘭、玉賜再度來臺,在臺中港以漁業為生。
顏玉蘭之子顏斗猛與父輩及兄弟輩從事開墾事業,積累了一定産業,便在八堵傑魚坑一帶購地,
于1847年開墾田園,從此成為顏家的發祥地。
顏斗猛生有正選、尋芳、正春三子,
尤其以顏尋芳發展最為突出,長大後率領族人開採四腳亭煤礦。
1895年日本統治臺灣,顏家煤礦被徵收,臺灣煤礦業被日本人藤田所掌握。
藤田後來將煤田向臺灣本地人出租,結果顏尋芳次子顏雲年于1897年籌資向其承租採礦權,1899年設立金裕豐號
承租瑞芳鎮金礦,從此揭開了礦業世家的序幕。
1904年,顏國年就籌劃採煤,隨後相繼設立60多處煤礦。
後來顏雲年投入鉅資,興建了平溪鐵路,全長約13公里,成為臺灣礦業運輸史上重要的一頁,
該鐵路至今仍在運作(即平溪支線)。
1918年,顏氏先後設立了臺北炭礦株式會社與基隆炭礦株式會社(與日合資),成為顏家兩大支柱産業。
其中基隆礦(光復後成為公營工礦公司下的永基煤礦)佔當時臺灣産煤量的二分之一,
加上臺北煤礦産煤量,則佔臺灣全省産量的三分之二。
1918年3月,顏雲年將雲泉商號改為株式會社雲泉商號,次年與日人合資開辦臺北炭礦株式會社,
1920年9月更名為臺陽礦業株式會社,是當今顏家臺陽公司的前身。
不料,顏雲年患上傷寒,醫治無效,于1923年2月9日去世,享年49歲。
弟弟顏國年繼承事業,任臺陽社長,繼續開發礦産,先後新開多個現代化新礦區。
可惜,他又步哥哥英年早逝的後塵,于1937年4月去世,享年52歲。
顏家事業由顏雲年長子顏欽賢繼任。
顏欽賢接管後,解散雲泉商號,建立正式的總管理機構,設立總務部、調查部、商事部、金礦部及秘書室,
同時成立瑞芳、石底、海山三個礦業所,顏家事業得到進一步發展。
進入70年代後,石油開採迅速發展,成為最重要的能源,而臺灣的煤礦與金礦卻日益枯竭,走向衰落,
顏家的事業也開始走下坡路。
到1971年,顏家正式結束金礦的開採,顏家的事業大受影響。
不過,顏家在戰後並未因礦業的衰落而消失,顏家將事業領域拓寬,所以仍在發展。
到1978年,臺陽公司創立60週年時,關係企業達36家,包括蘇澳造船廠、三陽工業公司、臺北汽車客運公司、
海山汽車客運公司、三陽船務代理公司、三陽金屬工業公司、臺灣新東機械公司、臺陽合金工業公司、瑞芳工業
公司、臺陽工業公司、新美煤礦公司、盛弘化工公司、瑞芳砂礦公司、三陽貿易株式會社(日本)等,
資産總額超過10億元。
仍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
顏雲年, 顏國年兄弟這一支的古厝早已傾圮 ; ( 曾在文獻中看過舊照 )
目前位於四腳亭砲台山腳下的顏家古厝, 其實是三房顏正春所建的古厝……..
古厝樸實無華, 門額同樣為福隆居。
話說光緒16年(1890),劉銘傳建造基隆至台北的鐵路,工人在基隆河發現砂金,消息傳來,顏家知黃金就在門前,
於是顏正春(顏斗猛三男)率族人迅速投入淘金行列,從而一夕致富,曾被推舉為傑魚坑七庄總理。
割讓日本之初,抗日活動仍熾,有人向憲兵隊密告,指顏正春涉嫌支助;
於是,村野隊長向顏正春下達「到署參衙」嚴命。
方徬徨間,顏正春之姪顏雲年(次兄尋芳之子),年僅22,自告奮勇,表明代叔參衙。
當天,雲年來到瑞芳憲兵隊,秉筆代舌,指陳:家叔保鄉護民的原委。
村野隊長感其孝義,且心生惜才之意,不僅未予追究,且請其擔任日軍通譯,再任警察巡查補。
日本統治台灣之後,將基隆山以西的九份礦山,授予藤田組開採。
藤田組派遣技師近江時五郎勘查,警察署長推舉雲年為其助手。
明治32年(1899),藤田組開採金礦伊始,近江任採礦課長,便請雲年處理採金人零星事務,
並承包部分礦山物質,及招徠勞動人力。
這才開啟日後顏雲年飛黃騰達的第一步……..
迄今也已嚴重荒廢 ,
但從屋後的植栽看來, 當時的腹地應該還不小 ;
內埕早已雜草荒蕪 ,
形同一般山野民居無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