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居台灣東北角的濱海聚落貢寮,從前是平埔族中的凱達格蘭族三貂社的生活領域,
三貂社本名為「基瓦諾灣社」(Kivanowan﹞。
千百年來,該族便居住於此,過著以漁業為主,狩獵、農業為輔的生活。
後來相傳在1626年(明天啟6年)5月,一艘西班牙船隻行經台灣東北角一海灣,船上水手見到海岬外伸和三座小峰比鄰
排列,恰似其故鄉聖地牙哥城,遂稱此地為「Santiago」,後來被當地人譯為「三貂角」。
因此,三貂角灣附近的部落便稱為三貂社或山朝社。
荷蘭人佔領臺北其間,據荷蘭戶口表(據張耀錡著平埔族社各對照表轉引)
所載者約有廿餘處番社,其「St Jago」即三貂社,在今雙溪、賣寮一帶。
宜蘭一帶地方原皆屬於平埔族之所有地,清康熙六十一年巡視台灣御史黃淑璥所著之《番俗雜記》中有云:
「由雞籠山後,山朝社、蛤仔難、直加宣、卑南上,民人耕種樵採所不及,往來者鮮矣。」
而乾隆年間出版之《台灣府志》中亦云:「山朝山南,為蛤仔難三十六社,生蕃所居,人跡罕到。」
文中的山朝山應係指三貂嶺, 位於山朝山山腳下的番社, 就被稱為是山朝社; 即三貂社……..
不過,三貂社並不是一個人數達三百以上的單一聚落,而是以聚落群狀態,分布在雙溪下游到河口的地區。
另外,也及於部分海岸地帶。
有學者針對龍門舊社遺址出土的貝殼遺留進行相關行為探討,認為由於遺址的年代(距今約二、三百年)、所在地
和過去文獻記載中的三貂社相符,因此大多認為龍門舊社遺址就是昔日凱達格蘭族的三貂社。
據說社民原先住在海邊的舊社,後來與漢人(詔安吳氏)發生械鬥, 於是被迫住到「番仔山」(現今貢寮 核四廠後山),
但是又碰到山賊, 只好再舉村搬到「田寮洋」附近的新社,也就是現在的雙玉村(即新社)。
龍門村原作社里庄,語音應為社內,後訛為社里。位於古代三貂溪出海口北岸,伸出海岸處為三角沙洲,
連接小丘陵,丘陵內為三貂社凱達格蘭族發祥地。
清代初作山朝社。後稱三貂社,道光遷移新社,赧名此為舊社。
日治時期名社里庄,後改為社里。
據聞清乾隆中葉,詔安吳氏 等人到達三貂社地進行開墾(即現今之貢寮村),即為本區開闢之始,
而後漢人自基隆翻山越嶺,經三貂古道移入貢寮,逐漸形成小聚落………..
也因此這裡的民居應該也多為吳姓人士所居住 ?
社里巷弄中有一昭惠廟 , 廟前還保留了一些舊廟的遺構件, 新廟顯得富麗堂皇 ;
門神彩繪為的作品 , 尚有些看頭……..
社區走到底已近海邊, 不遠的地方就是鼎鼎有名的福隆沙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