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水區可說是臺灣較古老的城鎮之一,
原居住有平埔原住民西拉雅族,在鄭芝龍、顏思齊來臺前(1621)
就已有漢人移民進入,是船隻進入八掌溪的集散地。
最早稱大龜肉庄(疑為西拉雅人稱潟湖之轉音),後改為大圭壁庄;
康熙56年《諸羅縣誌》記載:「鹹水港街,屬大奎壁莊,商賈輳集」。
乾隆後,文獻開始寫作鹽水港,但閩南語仍讀作(鹹水)。
係因臨倒風內海,港內有鹹水而得名,相對上游有一汫水港(指淡水之意)。
又因地形略微彎曲,狀似新月,故雅稱月津、月港,
曾有「一府二鹿三艋舺四月津」的俗諺,繁華一時。
產業則以製糖業為主,
鹽水港製糖株式會社在岸內有製糖工場。
鹽水港因日軍為鞏固據點,於布袋興建堤防而淤塞。
1920年臺灣地方改制,於此地設置「鹽水街」,劃歸臺南州
新營郡管轄,戰後改設臺南縣鹽水鎮,
2010年12月25日臺南縣市合併,
改為臺南市鹽水區。
岸內里位於臺南市西北邊,與嘉義縣義竹鄉隔八掌溪相望,
里內有舊岸內、新岸內和蔦松腳三個主要聚落。
該里北邊里界基本上據八掌溪的支流所畫設。
南邊里界沿著北門路,往東行,接朝琴路,而後沿著
岸內大排水路往東北而上。
岸內糖廠,舊稱岸內製糖所。
1903年台南糖商王雪農等人,創設鹽水港製糖株式會社,
設立之新式製糖工場於1905年正式開工運轉,壓榨能力為1000公噸。
1907年3月時,日人堀宗一等人繼承鹽水港製糖株式會社並沿用其名;
並於新營庄設立新的製糖工場,稱為第二工場(後為新營製糖所),
位於鹽水的製糖工場則改名為第一工場(後為岸內製糖所第一工場)。
1910年,於岸內再增建壓榨能力為1200公噸的第三工場
(後為岸內製糖所第二工場)。
戰後,屬台灣糖業公司第四區分公司,改名為岸內糖廠,
因受到轟炸攻擊,受損非常嚴重,將第一工場與第二工場設備合併,
於1947年11月恢復製糖作業。
1950年改總場制,由新營總廠管轄。
1967年改行大廠制,仍屬新營總廠。
1992年,岸內糖廠裁撤,併入新營總廠,改稱為岸內工場。
1994年岸內工場停閉,原農場區由南靖糖廠管轄,
其餘部分仍由新營糖廠管理。
糖廠外有舊岸內聚落,
聚落中有古厝大有可觀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