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關西文史工作者的口中,牛欄河一直是關西人的生活重心,過去關西老一輩生活總離不開牛欄河 。
牛欄河中游的台地在清代因居民設柵欄牧牛,因而稱為牛欄河,這條小溪僅僅五點二公里長,流經關西鎮上,
注入馬武督溪,而後馬武督溪才注入頭前溪,奔流到海。
《關西鎮誌》與關西鎮公所發表之「地名沿革」中描述,據傳關西鎮最初之地名為美里莊,當乾隆五十八年由泉州人
陳智仁者(墾號連際盛)在開墾南門崁下及河背(今之南山里)時,將此一帶命名為美里庄。
翌年際盛放棄墾權,被併於衛阿貴掌管續墾,衛氏建公館於老街曰「課館」改美里庄為新興庄。
衛阿貴歿後,其嗣衛壽宗在道光三十年,開墾告竣又改新興庄為鹹菜甕,又稱啣彩鳳。
又據傳在清治年代,有位諸羅縣大老,上任初巡視,從竹塹(今新竹)起程取道樹杞林(今竹東)
朝九芎林越鹿寮坑崗陵息腳,仰觀東北,「咸菜硼」天然景觀,傾視橫在眼前的車路坑山峰啣接松山(向天公)連上
拱子溝,牛欄河丘陵,形成彩鳳景象。
更有松山山麓延伸至咸菜硼街頭(今之中正路),恰似一幅啣彩鳳之景觀,因此關西昔時又稱呼啣彩鳳,
然而該大老觀此異地型,援思地靈人傑,不敢御轎,用步履朝咸菜硼前進,步至燥坑半崎再視左側鳳羽被牛欄河
斷臂顯有破壞地理現象,似難出顯達之士,始敢御轎云云。
新竹縣志第一部卷之土地志第二一六頁節錄「關西當時附近河川魚產富饒、山野鳥獸繁殖,任憑取之不盡,
宛然甕中取鹹菜,隨手可得,故名。後轉書鹹菜甕為咸菜硼、啣彩鳳等名。」
牛欄河最美的景致就在東安橋畔。
東安橋是牛欄河上最美的古橋,建於日治時期的拱橋,取材自當地著名的方解石,每一塊橋石各有不同色澤、
紋理,加上日月的風霜,使老橋情趣倍增。
像東安橋這樣的石橋,過去在關西十分平常,今天關西鎮上的渡船大橋,過去也是石橋,
在築橋之前,曾是牛欄河的渡口,今天已經重修成水泥橋,而整個關西的老橋,如今僅剩東安橋。
在台三線與牛欄河相交處,大馬路旁就可看到一棟翹著燕尾的古厝—積慶居。
淳樸的鄉下三合院,木製的屋脊有著美麗的燕尾,雕花剪黏經過歲月洗禮,已經斑駁不堪,剩餘的部分
還是能發覺當初的華麗美感。
樨頭的黏土雕花斑駁,不過這樣的美麗只有這裡才有。
一般古厝的樨頭稱上華麗的,就是利用磁磚的顏色點綴。
水車垛上的雕工也特別,雕刻與繪畫一併使用,上頭繪製的圖案,述說教忠教孝故事,人物雕刻刻意
浮現顯出立體感,顯示對裝飾的要求。
正廳的花磚窗也是美麗的一角,左護龍題字「南浦雲」兩旁的圖繪繁瑣,
只能想像其美感,這樣的古厝在當時應該是極為華麗。
在關西的外圍繞行發現在十六張處有一古厝— 三槐堂 (王家古厝) ;
局部露出的土塹內牆 , 更是顯出其難得的純樸之美……
關西的老宅,數量上也是相當可觀的,
這兩間視導覽資料上未見的。